“白頭久厭戎衣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頭久厭戎衣窄”全詩
狂見請纓憎往策,禮容著帽感虛襟。
白頭久厭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
東望故山今有約,清秋應得訪云林。
分類:
《熙州再乞罷》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熙州再乞罷》是宋代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患難困苦之際,表達了自己的心情和對友誼的思念。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熙州再乞罷
末途潦倒愧知音,
幕府重來歲月侵。
狂見請纓憎往策,
禮容著帽感虛襟。
白頭久厭戎衣窄,
黧面空嗟寒色深。
東望故山今有約,
清秋應得訪云林。
譯文:
在這最后的路上,我潦倒而慚愧,對知音感到愧疚。
幕府的重歸使歲月侵蝕了我。
狂妄地提出建議,卻遭到厭惡的回絕,
禮儀的容貌下,我感到虛偽和短淺。
白發已久,我厭倦了狹小的戎衣,
黧黑的臉色中,我唏噓冷寒之深。
望向東方,故鄉已經有了約定,
清秋中應該去拜訪云林。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復在逆境中的心情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身處困境,感到悔恨和愧疚,因為他無法回報那些真心待他的知音。幕府的重來使他再次陷入困境,歲月的流逝也給他帶來了傷害。詩人曾經狂妄地提出建議,但卻遭到他人的厭惡和回絕,使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行為和儀態只是虛偽的表面,對此感到愧疚和自責。
詩人描繪了自己白發蒼蒼、戎衣狹窄的形象,表達了對軍旅生活的厭倦和對寒冷孤寂的感嘆。他望向東方,遠離戰亂的地方,心中滿懷對故鄉的思念。他希望在清秋時節去拜訪云林,尋找寧靜和內心的慰藉。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揭示了詩人在逆境中的苦悶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對自身遭遇的反思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人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溫暖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動態,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白頭久厭戎衣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zhōu zài qǐ bà
熙州再乞罷
mò tú liáo dǎo kuì zhī yīn, mù fǔ chóng lái suì yuè qīn.
末途潦倒愧知音,幕府重來歲月侵。
kuáng jiàn qǐng yīng zēng wǎng cè, lǐ róng zhe mào gǎn xū jīn.
狂見請纓憎往策,禮容著帽感虛襟。
bái tóu jiǔ yàn róng yī zhǎi, lí miàn kōng jiē hán sè shēn.
白頭久厭戎衣窄,黧面空嗟寒色深。
dōng wàng gù shān jīn yǒu yuē, qīng qiū yīng de fǎng yún lín.
東望故山今有約,清秋應得訪云林。
“白頭久厭戎衣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