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室正歌來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室正歌來暮”全詩
當時漢將征西幕,氣壓瘴江煙雨。
還自許。
盡虎穴雄深,萬里班超舉。
燕臺再過。
甚牢落高情,霜風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爾邯鄲故步。
功名從此軒翥。
一麾回首甘陵樹,千室正歌來暮。
須記取。
拊麾外催科,未*陽城古。
征鞍莫駐。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為親舞。
分類: 摸魚子
作者簡介(王惲)
《摸魚子 送雷彥正西還,時授恩州卒》王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摸魚子 送雷彥正西還,時授恩州卒》是元代王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都門、滿山晴雪,
蔥蔥君又西去。
當時漢將征西幕,
氣壓瘴江煙雨。
還自許。
盡虎穴雄深,
萬里班超舉。
燕臺再過。
甚牢落高情,
霜風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爾邯鄲故步。
功名從此軒翥。
一麾回首甘陵樹,
千室正歌來暮。
須記取。
拊麾外催科,
未到陽城古。
征鞍莫駐。
趁渭北春天,
升堂拜慰,捧檄為親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送別雷彥正西行的情景,表達了對英勇將士的贊頌和祝福,同時也寄托了詩人自己的抱負和追求。
詩的開頭以望都門和滿山晴雪為背景,展示了冬日的景色,同時也象征著嚴寒的戰場。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雷彥正的離去的感慨和惋惜,形容他是再次奔赴西征的漢將,面對著瘴江煙雨的壓力。
詩中提到的虎穴、班超和燕臺等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戰爭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雷彥正的敬佩和欽佩之情。詩人將雷彥正的高尚情操比喻為堅固的虎穴,表示他在西征的道路上將戰勝萬里艱險,如同班超一般英勇。而燕臺則象征著雷彥正所追求的功名和輝煌。
詩中還表達了對雷彥正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在戰場上取得成功,功成名就。詩人回首的時候,看到了甘陵的樹木,意味著他已經成為了一位有著千室歌頌的英雄。最后,詩人囑咐雷彥正要珍重,不要停留在征鞍上,而是要趁著渭河北岸的春天,回到家中拜訪親人,同時也要捧著檄文跳舞慶賀自己的勝利。
這首詩詞通過對英勇將士雷彥正的送別,展示了戰爭的殘酷與英雄的壯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自身的追求和對功名的向往。整首詩氣勢磅礴,描寫細膩,充滿了對英雄事跡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歌頌。
“千室正歌來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ō yú zǐ sòng léi yàn zhèng xī hái, shí shòu ēn zhōu zú
摸魚子 送雷彥正西還,時授恩州卒
wàng dū mén mǎn shān qíng xuě, cōng cōng jūn yòu xī qù.
望都門、滿山晴雪,蔥蔥君又西去。
dāng shí hàn jiāng zhēng xī mù, qì yā zhàng jiāng yān yǔ.
當時漢將征西幕,氣壓瘴江煙雨。
hái zì xǔ.
還自許。
jǐn hǔ xué xióng shēn, wàn lǐ bān chāo jǔ.
盡虎穴雄深,萬里班超舉。
yàn tái zài guò.
燕臺再過。
shén láo luò gāo qíng, shuāng fēng yǎn báo, shì diāo qiú tǔ.
甚牢落高情,霜風偃薄,似*貂裘土。
xián gē shì zhèng ěr hán dān gù bù.
弦歌事、正爾邯鄲故步。
gōng míng cóng cǐ xuān zhù.
功名從此軒翥。
yī huī huí shǒu gān líng shù, qiān shì zhèng gē lái mù.
一麾回首甘陵樹,千室正歌來暮。
xū jì qǔ.
須記取。
fǔ huī wài cuī kē, wèi yáng chéng gǔ.
拊麾外催科,未*陽城古。
zhēng ān mò zhù.
征鞍莫駐。
chèn wèi běi chūn tiān, shēng táng bài wèi, pěng xí wèi qīn wǔ.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為親舞。
“千室正歌來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