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涎明石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蝸涎明石凳”全詩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濕,熏籠著麝煤。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山房》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房》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房中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軒窗四面開,
從四個方向打開的窗戶,
風送海云來。
微風吹動著帶著海云的清風。
一陣催花雨,
一陣催促花朵開放的細雨,
數聲驚蟄雷。
幾聲震撼人心的驚雷。
蝸涎明石凳,
蝸牛留下清液的明亮石凳,
蟻陣繞山臺。
螞蟻在山臺周圍形成一道陣列。
此際衣偏濕,
此時我的衣服稍微濕潤,
熏籠著麝煤。
散發著麝香的熏香籠罩著。
詩意和賞析:
《山房》通過對山房中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與自然的互動。詩中的軒窗四面開,風送海云來,形象地表達了山房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的特點,讓讀者感受到清新宜人的氣息。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通過描述自然界的變化,生動地表達了春天的到來,花朵綻放的美好景象,并用雷聲驚醒人們,提醒他們注意到春天的變化和生命的循環。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通過描繪細小的生物,給予了山房更加細膩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微觀的生命活動,讓讀者感受到山房中生機勃勃的景象。最后的衣服濕潤和麝香的氣味,更增添了山房的陶醉和寧靜氛圍。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細節,展示了山房中的寧靜、和諧與自然之美。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變化和山房的宜人環境,同時也在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生命的輪回。這首詩給人一種寧靜、舒適和與自然融合的感覺,讓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和放松。
“蝸涎明石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fáng
山房
xuān chuāng sì miàn kāi, fēng sòng hǎi yún lái.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云來。
yī zhèn cuī huā yǔ, shù shēng jīng zhé léi.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wō xián míng shí dèng, yǐ zhèn rào shān tái.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cǐ jì yī piān shī, xūn lóng zhe shè méi.
此際衣偏濕,熏籠著麝煤。
“蝸涎明石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