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軋籃輿拂面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伊軋籃輿拂面風”全詩
鶯鶯交囀春榆密,燕燕于民冰煙樹。
日午暫休欹客枕,年饑忽喜聽村舂。
鄉音到耳知家近,尚及鋤犂伴老農。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桐川道中》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桐川道中》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伊軋籃輿拂面風,
桃花倚路笑相逢。
鶯鶯交囀春榆密,
燕燕于民冰煙樹。
日午暫休欹客枕,
年饑忽喜聽村舂。
鄉音到耳知家近,
尚及鋤犂伴老農。
詩意:
《桐川道中》描繪了一幅田園風光圖景,描述了詩人沿著桐川道行走的情景。在這個旅途中,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以及農村生活的平凡和寧靜。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出詩人對鄉村和家鄉的深情。首兩句“伊軋籃輿拂面風,桃花倚路笑相逢。”描繪了行人在行進中感受到的微風拂面和桃花倚靠在路旁,給人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接著,“鶯鶯交囀春榆密,燕燕于民冰煙樹。”描繪了春天里密集的榆樹和嘰嘰喳喳的鶯鳥,以及冬季里飛舞的煙霧和筑巢的燕子,生動地展現了四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活力。
接下來的幾句,“日午暫休欹客枕,年饑忽喜聽村舂。”表現了行人在午間休息時欹靠在旅途中的樹木上,感受到的寧靜與舒適。同時,詩人也描繪了農村生活的一幕,年景艱難之時,聽到了村民們的舂米聲,帶來了喜悅和希望。
最后兩句,“鄉音到耳知家近,尚及鋤犂伴老農。”表達了詩人聽到鄉音,感受到家鄉的親近,與老農一同鋤地耕作的情景,顯示出詩人對家鄉和農村生活的眷戀和向往。
《桐川道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鄉村生活的寧靜,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平實樸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鄉村生活的深情,給人一種回歸自然、向往簡單生活的感受。
“伊軋籃輿拂面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huān dào zhōng
桐川道中
yī yà lán yú fú miàn fēng, táo huā yǐ lù xiào xiāng féng.
伊軋籃輿拂面風,桃花倚路笑相逢。
yīng yīng jiāo zhuàn chūn yú mì, yàn yàn yú mín bīng yān shù.
鶯鶯交囀春榆密,燕燕于民冰煙樹。
rì wǔ zàn xiū yī kè zhěn, nián jī hū xǐ tīng cūn chōng.
日午暫休欹客枕,年饑忽喜聽村舂。
xiāng yīn dào ěr zhī jiā jìn, shàng jí chú lí bàn lǎo nóng.
鄉音到耳知家近,尚及鋤犂伴老農。
“伊軋籃輿拂面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