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雙飛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至雙飛鶴”全詩
墜葉蒲芽綴,新莼荇面生。
鐘聲帶雨澀,帆力貯風橫。
客至雙飛鶴,歸歟茗可烹。
分類:
《三月末泛湖》鄭清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末泛湖》是宋代詩人鄭清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三月末的湖泊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春季溫暖與寒冷交替的特點以及人們對客人的期待和歡迎之情。
詩詞中的“半晴陰更重,乍暖冷猶爭”描繪了春季天氣的變幻莫測。春天初期,天空時晴時陰,溫暖與寒冷交替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不確定的感覺。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化,也可以看作是人們內心情感的折射。
“墜葉蒲芽綴,新莼荇面生”這兩句描述了湖面上的景象。墜落的樹葉點綴著新生的蒲芽,湖水中新鮮嫩綠的蓮藕和菱角也開始生長。這些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自然界的繁榮。
“鐘聲帶雨澀,帆力貯風橫”這兩句描繪了風雨中的景色。鐘聲在雨中顯得沉悶而凄涼,帆船受風力推動,在波濤中行駛。這些描寫給人一種凄涼和壯麗的感覺,也可以理解為對風雨中的堅韌和勇敢的贊美。
“客至雙飛鶴,歸歟茗可烹”這兩句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期待和歡迎之情。詩人用“雙飛鶴”來比喻客人的到來,表示客人的身份高貴和重要。而“歸歟茗可烹”則是對客人的美好祝愿,茗指的是清香的茶水,可以理解為主人希望能款待客人,與其共享美好時光。
這首詩以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春季湖泊的景色,并通過對天氣變化、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對客人的期待。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才華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客至雙飛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mò fàn hú
三月末泛湖
bàn qíng yīn gèng zhòng, zhà nuǎn lěng yóu zhēng.
半晴陰更重,乍暖冷猶爭。
zhuì yè pú yá zhuì, xīn chún xìng miàn shēng.
墜葉蒲芽綴,新莼荇面生。
zhōng shēng dài yǔ sè, fān lì zhù fēng héng.
鐘聲帶雨澀,帆力貯風橫。
kè zhì shuāng fēi hè, guī yú míng kě pēng.
客至雙飛鶴,歸歟茗可烹。
“客至雙飛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