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識南箕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不識南箕狀”全詩
云頭到處急雨來。
雨腳錯落飛河魁。
吹以南箕更豪橫,打窗噴壁催吟詠。
恰驚瓦上碎珠跳,已快檐前銀竹映。
平生不識南箕狀,且看平疇翻翠浪。
恍然立我三湘間,欲著扁舟相跌宕。
風回雨霽天地新,良苗斗覺添精神。
天意更看七八月,明年無處可打蕨。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場仲夏大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與自然的親近。
詩詞中的烏云和急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烏云的出現預示著大雨的來臨。雨點迅猛而有節奏地落下,如同飛河魁一般跌宕有致。南箕風吹過,更加猛烈橫掃,雨水打在窗戶上濺起水珠,仿佛破碎的珠子跳躍,銀竹在屋檐下倒映出閃爍的光芒。
詩人表示自己素來不熟悉南箕的形狀,但此時卻看到了南箕風勢激烈的景象,平疇仿佛被翻起的翠浪所覆蓋。他忽然間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湖南的三湘之間,想要乘坐一艘小船在波浪中顛簸起伏。風停雨霽之后,天地煥然一新,農田里的苗木也因得到充足的雨水而茁壯成長,給人以精神的滋養。
最后,詩人提到了天意注視著七八月的變化,明年的七八月將無處可打蕨。這里表達了對自然規律和季節變遷的感慨,也展現了人們對豐收和美好未來的期盼。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夏日大雨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和情感體驗,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豐收的期盼。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雨水的洗滌和生命的活力。整首詩以寫景為主,情感真摯而深沉,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平生不識南箕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n xī rén yín zhòng xià dà yǔ xiě wàng
淳熙壬寅仲夏大雨寫望
yī duǒ wū yún qǐ tiān mò, shū hū cháng qū bàn tiān kuò.
一朵烏云起天末,倏忽長驅半天闊。
yún tóu dào chù jí yǔ lái.
云頭到處急雨來。
yǔ jiǎo cuò luò fēi hé kuí.
雨腳錯落飛河魁。
chuī yǐ nán jī gèng háo hèng, dǎ chuāng pēn bì cuī yín yǒng.
吹以南箕更豪橫,打窗噴壁催吟詠。
qià jīng wǎ shàng suì zhū tiào, yǐ kuài yán qián yín zhú yìng.
恰驚瓦上碎珠跳,已快檐前銀竹映。
píng shēng bù shí nán jī zhuàng, qiě kàn píng chóu fān cuì làng.
平生不識南箕狀,且看平疇翻翠浪。
huǎng rán lì wǒ sān xiāng jiān, yù zhe piān zhōu xiāng diē dàng.
恍然立我三湘間,欲著扁舟相跌宕。
fēng huí yǔ jì tiān dì xīn, liáng miáo dòu jué tiān jīng shén.
風回雨霽天地新,良苗斗覺添精神。
tiān yì gèng kàn qī bā yuè, míng nián wú chǔ kě dǎ jué.
天意更看七八月,明年無處可打蕨。
“平生不識南箕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