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夫不拜非難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嗇夫不拜非難事”全詩
嗇夫不拜非難事,會有公車訪釋之。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袞袞諸公競朵頤,
具文天亦厭謾欺。
嗇夫不拜非難事,
會有公車訪釋之。
詩意:
這些堂堂正正的官員們爭相享受美食,
具文天也厭倦了虛偽的奉承。
即使吝嗇的人不愿意拜訪,那并不是什么難事,
遲早會有官車來找他們請教。
賞析:
這首詩詞是廖行之對官場上的虛偽和奉承現象的揭露與諷刺。詩人通過描繪官員們競相享受美食的場景,表達了對官場上的虛浮和享樂主義的批評。他認為這種虛偽的奉承已經讓具文天(指宰相)也感到厭倦,意味著官場內部的道德淪喪和社會風氣的敗壞。詩中提到的"嗇夫"指的是吝嗇的人,他們不愿意向官員們敷衍奉承,但詩人認為這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因為官員們遲早會主動來找他們請教。這種揭示了官場上權力與虛偽的關系,以及吝嗇人的無奈和反抗,體現了詩人對官場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批判。
整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生動的語言,通過對比和對立,展現了社會現象和人性的沖突。廖行之以犀利的筆觸,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和官場的虛偽風氣,同時也展示了對誠實和真實的向往。這首詩詞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引發了人們對權力和道德的深思。
“嗇夫不拜非難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ú nán zhāng cāng jiě guān hái jiàn chāng jiǔ shǒu
送湖南張倉解官還建昌九首
gǔn gǔn zhū gōng jìng duǒ yí, jù wén tiān yì yàn mán qī.
袞袞諸公競朵頤,具文天亦厭謾欺。
sè fū bù bài fēi nàn shì, huì yǒu gōng chē fǎng shì zhī.
嗇夫不拜非難事,會有公車訪釋之。
“嗇夫不拜非難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