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車近古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懸車近古風”全詩
無因拜龐德,空幸識王戎。
含玉亡遺恨,懸車近古風。
燎黃應不遠,光寵賁幽宮。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張致政挽章》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致政挽章》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張致政的悼念和對他功績的贊揚,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權力更迭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張致政挽章
上壽身仍健,榮封歲屢終。
無因拜龐德,空幸識王戎。
含玉亡遺恨,懸車近古風。
燎黃應不遠,光寵賁幽宮。
詩意:
詩詞開篇,表達了張致政的身體健康和長壽之喜。他榮獲封賞,歲月不斷見證他的成就。然而,他未能拜見龐德,只得空幸識王戎。這里有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張致政含冤而亡的悲慟,以及他的車馬已經接近古代的風尚。最后一句表達了他將在幽宮中享受光寵,但光輝的榮耀離我們也許并不遙遠。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張致政的敬意和對他一生的反思。詩詞的結構簡潔明了,每句都富有意境。首句通過描述張致政的健康和長壽,展示了他的杰出品質。接下來的句子中,表達了他未能達成某種心愿的遺憾,同時也隱含了對他的贊揚。其中"龐德"和"王戎"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賢臣和將領,張致政未能拜見龐德,只能認識王戎,可見他的機遇有限,但他依然能夠有所成就。接下來的兩句,通過含玉和車馬的比喻,表現了他的悲痛和對古代風尚的追思。最后一句描繪了他將在幽宮中受到光寵,但同時也暗示著這種光輝的榮耀離我們并不遙遠,可能在我們的身邊。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通過對張致政的贊頌和反思,傳達了對光榮和權力的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歷史的洞察和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過去時代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使讀者產生共鳴,引發對權力、光榮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懸車近古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zhì zhèng wǎn zhāng
張致政挽章
shàng shòu shēn réng jiàn, róng fēng suì lǚ zhōng.
上壽身仍健,榮封歲屢終。
wú yīn bài páng dé, kōng xìng shí wáng róng.
無因拜龐德,空幸識王戎。
hán yù wáng yí hèn, xuán chē jìn gǔ fēng.
含玉亡遺恨,懸車近古風。
liáo huáng yīng bù yuǎn, guāng chǒng bēn yōu gōng.
燎黃應不遠,光寵賁幽宮。
“懸車近古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