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江村落雁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江村落雁聲”全詩
正是西風掃黃葉,不知春色在朱榮。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拒霜》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拒霜》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楚地秋天的景色和氛圍。下面是《拒霜》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天靜謐,夜幕低垂,云彩平鋪。
江村何處,落雁的叫聲遠去。
此時正是西風吹掃黃葉時,不知道春天的美景在何處綻放。
詩意:
《拒霜》通過描繪楚地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自然景觀的感慨。詩中的楚天寂歷、暮云平以及江村落雁聲,刻畫了一個寧靜而凄美的秋夜場景。西風掃黃葉的描寫,象征著秋天的凋零和寒冷。然而,詩人卻表示對春天的盼望,他不知道春天的色彩和生機是否已經在別處綻放。
賞析:
《拒霜》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秋天的獨特感受。詩人通過描繪楚地秋天的景色,表達了對逝去的季節和生命的思考。楚天的寂靜和夜幕的低垂,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沉思的氛圍。江村中落雁的叫聲,增添了一絲凄美和離愁的意味。詩中的西風掃黃葉象征著秋天的凋零和衰老,暗示著人生的消逝和時光的流逝。然而,詩人卻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這種對新生和希望的追求,給詩中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共鳴。
“何處江村落雁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shuāng
拒霜
chǔ tiān jì lì mù yún píng, hé chǔ jiāng cūn luò yàn shēng.
楚天寂歷暮云平,何處江村落雁聲。
zhèng shì xī fēng sǎo huáng yè, bù zhī chūn sè zài zhū róng.
正是西風掃黃葉,不知春色在朱榮。
“何處江村落雁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