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悟浮生是幻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益悟浮生是幻身”全詩
感公持此為余壽,益悟浮生是幻身。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魯漕惠鹿鶴花果》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魯漕惠鹿鶴花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芾。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鏤果團繒宛似真,
尊前一見喜生春。
感公持此為余壽,
益悟浮生是幻身。
詩意:
這首詩以描述一幅雕刻果實和織錦的圖畫為主題。作者在尊者面前看到這幅畫時,感到喜悅如同春天的降臨。他感激這位尊者將這樣的作品留給他,因為這使他意識到人生的虛幻和短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畫作,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一種領悟和感慨。首先,詩中描述的“鏤果團繒宛似真”,形象地展現了畫作中果實和織錦的栩栩如生的細節,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美感。接著,作者提到在看到這幅畫時,他充滿喜悅,這種喜悅如同春天的到來一般。這里的春天象征著生機和希望,表達了作者對于美的欣賞和對于生活的樂觀態度。
然而,這首詩的重點并不在于描繪畫作的細節,而是通過這幅畫所引發的感悟和思考。詩中提到,“感公持此為余壽”,意味著作者對于尊者將這樣的作品傳給他的感激之情。這幅畫作成為了作者生命中的一份珍貴禮物,讓他對于生命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最后兩句詩“益悟浮生是幻身”,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虛幻和短暫性的領悟。他意識到人生如同一場幻夢,世事無常,而真正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里懷抱感激和珍惜。
這首詩通過對于一幅畫作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于美的贊頌。同時,詩中蘊含的對于生命短暫和虛幻的思考也讓人反思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益悟浮生是幻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ǔ cáo huì lù hè huā guǒ
魯漕惠鹿鶴花果
lòu guǒ tuán zēng wǎn sì zhēn, zūn qián yī jiàn xǐ shēng chūn.
鏤果團繒宛似真,尊前一見喜生春。
gǎn gōng chí cǐ wèi yú shòu, yì wù fú shēng shì huàn shēn.
感公持此為余壽,益悟浮生是幻身。
“益悟浮生是幻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