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守孤城忽兩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守孤城忽兩朞”全詩
經春不見流鶯語,終日唯看乳燕飛。
風舞新荷青裊裊,煙籠細柳綠依依。
此邦縱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歸。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初夏登城上有感》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夏登城上有感》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城樓時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來守孤城忽兩朞,
可堪登眺又斜暉。
經春不見流鶯語,
終日唯看乳燕飛。
風舞新荷青裊裊,
煙籠細柳綠依依。
此邦縱美非吾土,
莫怪山翁只念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初夏登城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所見景物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首先,孤城寂寞無人,作者在這里守望已經有兩個交替的時令過去了。這里的“兩朞”指的是兩個季節的交替,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孤獨守望的漫長。
其次,作者登上城樓,遠眺四周的風景,但太陽已經偏西,斜斜地照射在身上。這里的“斜暉”形容太陽的光線斜射,暗示時間的推移和夏日的將去。
然后,作者在春天里聽不到流鶯的歌聲,只能看到乳燕飛翔的身影。這里通過對鳥兒鳴唱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懷念和對生機勃勃的景象的渴望。
接著,詩中描繪了風吹拂下新鮮嫩綠的荷葉搖曳,細柳被煙霧籠罩,形成了一幅青翠欲滴的景象。這里的描寫展示了初夏的美麗景色,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
最后,作者提到這個國度雖然美麗,但不屬于自己的土地,因此山翁只有思念歸鄉之情。這里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渴望回歸的心情。
總的來說,吳芾的《初夏登城上有感》通過描繪城樓上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展示了對孤獨守望、時光流轉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一種深邃而凄美的感覺。
“來守孤城忽兩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xià dēng chéng shàng yǒu gǎn
初夏登城上有感
lái shǒu gū chéng hū liǎng jī, kě kān dēng tiào yòu xié huī.
來守孤城忽兩朞,可堪登眺又斜暉。
jīng chūn bú jiàn liú yīng yǔ, zhōng rì wéi kàn rǔ yàn fēi.
經春不見流鶯語,終日唯看乳燕飛。
fēng wǔ xīn hé qīng niǎo niǎo, yān lóng xì liǔ lǜ yī yī.
風舞新荷青裊裊,煙籠細柳綠依依。
cǐ bāng zòng měi fēi wú tǔ, mò guài shān wēng zhǐ niàn guī.
此邦縱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歸。
“來守孤城忽兩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