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頭能得幾多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犁頭能得幾多春”全詩
慚愧青裙南畝婦,犁頭能得幾多春。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是宋代吳泳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檐花夜落曉還晴,應為農祥一展顰。
第二首:慚愧青裙南畝婦,犁頭能得幾多春。
第三首:岐陽樓上少年郎,卻喜風流在綠楊。
第四首:綠水東流無限意,一葉芳草兩三生。
第五首:閑敲絲管坐愁吟,紅粉佳人剪燭林。
第六首:白日西沉一水中,玉鉤金線送行舟。
第七首:地藏菩薩原無塵,今古猶存樂世人。
詩意和賞析:
這組詩詞以果山春郊為背景,描繪了農村的田園景色和農民的生活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表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農耕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首詩描繪了夜晚檐花凋零,黎明時分天空又恢復晴朗的景象。這種轉換的自然景觀使農民們看到了農耕的希望,散去了他們的憂愁。這里的“農祥”指的是農耕的繁忙和豐收的喜悅。
第二首詩表達了農婦的自愧和對農耕生活的思考。農婦穿著青色裙子,在南畝田地勞作。她感到慚愧,因為她的勞動和付出,與春天的豐收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這組詩詞充滿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農耕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農民勞動的敬意。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吳泳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農村的田園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場景中,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農耕生活的真實與樸實。
“犁頭能得幾多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ǒ shān chūn jiāo jí shì qī shǒu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yán huā yè luò xiǎo hái qíng, yīng wèi nóng xiáng yī zhǎn pín.
檐花夜落曉還晴,應為農祥一展顰。
cán kuì qīng qún nán mǔ fù, lí tóu néng dé jǐ duō chūn.
慚愧青裙南畝婦,犁頭能得幾多春。
“犁頭能得幾多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