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韻如在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韻如在矚”全詩
設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
不見昔簪裾,猶有舊松竹。
煙霞雖異世,風韻如在矚。
余即江海上,歸轍青山曲。
分類:
作者簡介(丘丹)

丘丹(約公元780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唐(618-907)丘為弟,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市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德宗建中初前后在世。初為諸暨令。歷檢校尚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貞元初,隱臨平山。與韋應物(737-約789)、鮑防、呂渭諸牧守往還。貞元十一年(795),戶部員外郎丘上卿為碑記德焉。丹所作詩,今所見者為全唐詩錄存之十一首。
《經湛長史草堂(一作題湛長史舊居)》丘丹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湛長史草堂(一作題湛長史舊居)》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丘丹。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退謝名累,道存嘉止足。
設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
不見昔簪裾,猶有舊松竹。
煙霞雖異世,風韻如在矚。
余即江海上,歸轍青山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丘丹退隱山林、過上簡樸生活的心境。他放棄了世俗的名利,追求道德的修養,認為這樣的生活已經足夠滿足。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設下醴酒,象征著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純潔。他守在空谷中,掛著官帽,但已不再追求權勢和功名。
有時他會偶然尋找野外的寺廟,向那些賢者學習。雖然他無法親自見到古代的賢者,但他仍然能從他們的著作中汲取智慧。盡管他已經看不到古代的士人們的衣冠樣式,但他仍然能夠感受到周圍古老松竹的存在。
作者認為,盡管時代已經改變,煙霞景色也不同了,但是那種風韻和美麗仍然存在,他依然能夠欣賞到。最后,他表示自己即將離開這個地方,回到江海之上,沿著青山蜿蜒的道路回家。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退隱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突出了對道德修養和精神寄托的重視,強調了追求內心寧靜和高尚品質的價值。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對美的敏感和欣賞,同時也表達了對古代賢者的敬仰和追求。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繁華世俗的疲倦和對簡樸自然的向往,以及他對道德修煉和精神追求的堅持。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高尚品質的退隱情懷,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古代智慧的敬仰,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風韻如在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zhàn zhǎng shǐ cǎo táng yī zuò tí zhàn zhǎng shǐ jiù jū
經湛長史草堂(一作題湛長史舊居)
shēn tuì xiè míng lèi, dào cún jiā zhǐ zú.
身退謝名累,道存嘉止足。
shè lǐ jiàng huá fān, guà guān shǒu kōng gǔ.
設醴降華幡,掛冠守空谷。
ǒu xún yě wài sì, yǎng mù xián zhě zhú.
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
bú jiàn xī zān jū, yóu yǒu jiù sōng zhú.
不見昔簪裾,猶有舊松竹。
yān xiá suī yì shì, fēng yùn rú zài zhǔ.
煙霞雖異世,風韻如在矚。
yú jí jiāng hǎi shàng, guī zhé qīng shān qǔ.
余即江海上,歸轍青山曲。
“風韻如在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