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從西池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從西池幸”全詩
日隨黃繖轉,云繞赭袍飛。
臨水樓臺在,傷心歌管非。
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
分類:
《挽仁宗皇帝辭五首》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仁宗皇帝辭五首》
作者:鄭獬
朝代:宋代
詩詞中文譯文:
曾從西池幸,
宮花落未稀。
日隨黃繖轉,
云繞赭袍飛。
臨水樓臺在,
傷心歌管非。
都門舊行處,
卻望壽山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鄭獬所作的《挽仁宗皇帝辭五首》之一。詩中描繪了皇帝對宮廷景色和身世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皇帝回憶起曾經在西池(皇宮中的一處景點)欣賞花景的時光。宮廷中的花朵雖已凋謝,但仍未完全消失,暗示著皇帝統治下的宮廷生活的繁華和美好。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陽光隨著黃色的遮陽傘的轉動而移動,云霧圍繞著皇帝身穿的赭袍飄動。這些景象營造了一種唯美的氛圍,展示了皇帝身居高位的榮耀和尊貴。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皇帝站在水邊的樓臺上,心情憂傷,歌聲凄涼。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對權力和榮華富貴的疲倦,以及對人生的無奈和思索。歌管的聲音傳達出內心的傷痛和無法言表的情感。
最后兩句描述了皇帝離開都城時的情景,他回望著壽山,表達了對故鄉和平凡生活的思念和向往。這種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與前文中繁華的宮廷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皇帝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通過對宮廷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體驗的反思,詩人展示了皇帝的矛盾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意味深長,讓人感受到皇帝的孤獨、憂傷和對安寧的向往。
“曾從西池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rén zōng huáng dì cí wǔ shǒu
挽仁宗皇帝辭五首
céng cóng xī chí xìng, gōng huā luò wèi xī.
曾從西池幸,宮花落未稀。
rì suí huáng sǎn zhuǎn, yún rào zhě páo fēi.
日隨黃繖轉,云繞赭袍飛。
lín shuǐ lóu tái zài, shāng xīn gē guǎn fēi.
臨水樓臺在,傷心歌管非。
dōu mén jiù xíng chǔ, què wàng shòu shān guī.
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
“曾從西池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