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午未銷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午未銷嵐”全詩
江晴初漲雨,城午未銷嵐。
甕富鯖羞鹿,杯渾酒餉蚺。
邦人盡麻枲,終歲不知蠶。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零陵》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零陵》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零陵地區的景物和生活情景,展現了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古瓦籠山葛,荒碑仆石楠。
江晴初漲雨,城午未銷嵐。
甕富鯖羞鹿,杯渾酒餉蚺。
邦人盡麻枲,終歲不知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零陵地區的景物和人們的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一種深沉的離愁別緒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第一句“古瓦籠山葛,荒碑仆石楠”,以景物描寫開篇,通過描繪瓦片覆蓋的山間葛藤和倒塌的碑石,表現出歲月的滄桑和古老的歷史。
接下來的兩句“江晴初漲雨,城午未銷嵐”,通過描繪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漲起的景象和城市午后未消散的霧靄,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時光的流轉。
詩的后兩句“甕富鯖羞鹿,杯渾酒餉蚺。邦人盡麻枲,終歲不知蠶”,通過對生活細節的描寫,表現了人們的困境和無奈。甕富鯖、羞鹿、杯渾酒、餉蚺等詞語,都暗示了人們物質生活的貧乏和困窘。而“邦人盡麻枲,終歲不知蠶”這句,揭示了人們的生活艱辛,無法從事絲綢的生產,暗示了社會的落后和民眾的困頓。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線索,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對生活細節的刻畫,詩人展示了一個邊陲地區的貧困和困頓,同時也折射出整個時代的社會狀況。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傳遞出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給人以深遠的感悟。
“城午未銷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líng
零陵
gǔ wǎ lóng shān gé, huāng bēi pū shí nán.
古瓦籠山葛,荒碑仆石楠。
jiāng qíng chū zhǎng yǔ, chéng wǔ wèi xiāo lán.
江晴初漲雨,城午未銷嵐。
wèng fù qīng xiū lù, bēi hún jiǔ xiǎng rán.
甕富鯖羞鹿,杯渾酒餉蚺。
bāng rén jǐn má xǐ, zhōng suì bù zhī cán.
邦人盡麻枲,終歲不知蠶。
“城午未銷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