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船頭夜吹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船頭夜吹笛”全詩
是江南遠行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說鬢華。
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
分類:
作者簡介(楊基)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聞鄰船吹笛》楊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鄰船吹笛》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空月寒江露白,
何人船頭夜吹笛?
參差楚調轉吳音,
定是江南遠行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
笛里分明說鬢華。
已分折殘堤上柳,
莫教吹落隴頭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江邊景象,明月高懸,江水清冷,一位神秘的船頭吹笛人在寂靜的夜晚吹奏著動聽的曲調。詩人推測吹笛的人是一位來自江南的遠行客,他漂泊在千里之外,心懷思鄉之情,將思念與鄉愁融入笛聲之中。詩詞最后呼吁不要讓柳樹的花朵隨著笛聲飄落,象征不要讓思鄉之情被歲月的流轉沖散。
賞析:
這首詩詞以江南的夜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寒冷的月光、江水和神秘的笛聲,表達了詩人對遠行客的思念之情。詩詞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江南和楚國的音調相互對比,突出江南遠行客的孤獨和離鄉之苦。詩人通過笛聲中的鬢發華發,折殘堤上的柳樹等意象,將遠行客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唯美而凄涼,歌頌了江南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離鄉之人的思鄉之情,引起讀者內心的共鳴。
“何人船頭夜吹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lín chuán chuī dí
聞鄰船吹笛
jiāng kōng yuè hán jiāng lòu bái, hé rén chuán tóu yè chuī dí? cēn cī chǔ diào zhuǎn wú yīn, dìng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頭夜吹笛?參差楚調轉吳音,定
shì jiāng nán yuǎn xíng kè.
是江南遠行客。
jiāng nán wàn lǐ bù guī jiā, dí lǐ fēn míng shuō bìn huá.
江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說鬢華。
yǐ fēn zhé cán dī shàng liǔ, mò jiào chuī luò lǒng tóu huā.
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
“何人船頭夜吹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