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過眼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知過眼忘”全詩
衣冠方謝暑,枕席已驚涼。
往事鐫心在,新知過眼忘。
籬邊舊栽菊,歲晚為誰黃。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秋感(二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感(二首)》是明代詩人劉基創作的詩詞之一。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老病偏多感,
宵長晝亦長。
衣冠方謝暑,
枕席已驚涼。
譯文:
年老多病感傷增多,
夜晚變得漫長,白晝亦然。
脫去夏日的輕裝飾,
床榻早已感受到涼意。
詩意:
詩人在秋天感到歲月的匆匆流逝,自己年老多病,感嘆時光悄然逝去,白天和黑夜都變得漫長。夏季的衣冠已經不再需要,而床榻也逐漸感受到秋天的涼意,暗示著歲月不饒人,生命的衰老和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自身老病、感嘆時光流轉為主題,通過描繪晝夜的變長和溫度的變化,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生命不可逆轉性質的感慨。衣冠謝暑,枕席驚涼的描寫,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增強了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同時,詩中的「往事」和「新知」對比,暗示著歲月的無情,新的經歷容易使人忘記過去的事情。最后兩句「籬邊舊栽菊,歲晚為誰黃」是對秋天的補充描寫,通過黃菊的形象,傳達出秋天的凄涼和孤寂,以及對時光流逝、歲月易逝的思考。
第二首詩的內容無法確定,因此無法提供對該首詩的分析和賞析。希望以上對第一首詩的解讀能夠幫助到您。
“新知過眼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gǎn èr shǒu
秋感(二首)
lǎo bìng piān duō gǎn, xiāo zhǎng zhòu yì zhǎng.
老病偏多感,宵長晝亦長。
yì guān fāng xiè shǔ, zhěn xí yǐ jīng liáng.
衣冠方謝暑,枕席已驚涼。
wǎng shì juān xīn zài, xīn zhī guò yǎn wàng.
往事鐫心在,新知過眼忘。
lí biān jiù zāi jú, suì wǎn wèi shuí huáng.
籬邊舊栽菊,歲晚為誰黃。
¤
“新知過眼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