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怎么讀 忘的意思

漢字 | 忘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ㄤˋ |
部首 | [心] 心字底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3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FD8 |
其它編碼 | 五筆:ynnu 倉頡:yvp 鄭碼:shwz 四角:00331 |
筆順編碼 | 4154544 |
筆順筆畫 | 丶一フ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 豎折/豎彎 點 斜鉤 點 點 |
忘字的意思
忘記:喝水不忘掘井人。這件事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忘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忘
wàng ㄨㄤˋ
◎ 不記得,遺漏:忘記。忘卻。忘懷。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英語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德語 vergessen (V)
法語 oublier
忘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忘 wàng
〈動〉
(1) (會意兼形聲。從心,從亡,亡亦聲。本義:忘記,不記得)
(2) 同本義 [forget]
忘,不識也。——《說文》
德音不忘。——《詩·鄭風·有女同車》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釋文:“不記事也。”
忘路之遠近。——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寵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忘身于外。——諸葛亮《出師表》
(3) 又如:忘魂(忘懷);忘昏(忘懷);忘反(流連忘歸);忘年(忘記年歲);忘味(忘記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飯);忘卻(不記得);忘生舍死(忘卻性命,不怕犧牲);忘先(忘記祖先)
(4) 玩忽,怠忽 [negllect;trifle with;idle]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韓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遺失;滅亡 [flee;lost;perish]
樂隤心其如忘。——《文選·陸機·嘆逝賦》
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書·大誥》
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詩·秦風·終南》
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詩·大雅·假樂》
今日不為,明日忘貸。——《管子·乘馬》
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漢書·武五子傳》
(6) 舍棄 [give up]。如:忘私(不關心自己的得失,無私心);忘身(奮不顧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盡全力);忘倦(專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卻疲倦);忘勞(不感覺勞累;不知疲倦);忘想(不關心,不去想)
(7) 無,沒有 [not have]。如:忘翼(謂不飛去);忘機甕(比喻沒有機心)
忘字的辭典解釋
不記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師」、「樂而忘返」、「廢寢忘食」、「得意忘形」。
遺失、喪失。《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唐·顏師古·注:「忘,亡也。吳王殺之,被以惡名,失其善稱號。」《文選·陸機·嘆逝賦》:「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遺棄、舍棄。《后漢書·卷二六·宋弘傳》:「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ㄨㄤˊ?wáng讀音(一)?之讀音。
康熙字典解釋
忘【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
又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說文》從心從亡。會意。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忘【卷十】【心部】
不識也。從心從亡,亡亦聲。武方切
說文解字注
(忘)不識也。識者、意也。今所謂知識。所謂記憶也。從心。亡聲。依韻會本。武方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