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溪山迎故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步步溪山迎故吾”全詩
千里未能歸北客,一觴來此別西湖。
門門燈火動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
明日歸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嘯檣烏。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背著淮河轅的楚國人穿越了三個吳國,鐵軸膏輪不停地快速驅動。千里之行未能歸家,只能臨時停留在西湖,與同舍的朋友訣別。每個門戶都點亮了燈火,迎接著今夜的歸來;每一步都經過溪山,回憶著過去的自己。明天潮水漲起時,你可以看見我歸來的身影,如同在浪花堆里高聲呼喊著的烏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游子在正月十一四日離別同舍,離開西湖的情景。詩人通過描述旅途中的辛苦和未能歸家的遺憾,表達了離別的辛酸和思鄉之情。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在明天的歸來中重新覓得久違的歡樂和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旅途的辛苦和離別的情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歸途的期盼。詩人通過運用生動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將離別的傷感與對未來的憧憬相結合,使整首詩情感豐富而真摯。其中,“門門燈火動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這句描繪了離別時的溫馨和對過去的懷念,給人一種親切感和溫暖感。而最后兩句“明日歸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嘯檣烏”則以浪花和烏鴉作為意象,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刻和激烈。
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思鄉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歸途的期盼和對重逢的渴望。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詩人將離別和歸來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讀者在感受離別的辛酸之余,也能看到希望和歡樂的曙光。整首詩詞既有離別的傷感和思鄉之情,又有對未來歸來的期盼和對重逢的喜悅,給人一種真實而深刻的感受。
“步步溪山迎故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shí yī sì rì xī hú liú bié tóng shě
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別同舍
bèi huái yuán chǔ guò sān wú, tiě zhóu gāo lún měi jí qū.
背淮轅楚過三吳,鐵軸膏輪每疾驅。
qiān lǐ wèi néng guī běi kè, yī shāng lái cǐ bié xī hú.
千里未能歸北客,一觴來此別西湖。
mén mén dēng huǒ dòng jīn yè, bù bù xī shān yíng gù wú.
門門燈火動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
míng rì guī cháo jūn kàn qǔ, làng huā duī lǐ xiào qiáng wū.
明日歸潮君看取,浪花堆里嘯檣烏。
“步步溪山迎故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