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獵看人放海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圍獵看人放海青”全詩
飛鴻雨濕云天遠,去馬風寒雪塞平。
歸客北邊關柝擊,過軍西畔寨燈明。
巍巍殿帳氈房暖,衣鐵冷深更鼓鳴。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圍獵的景象,以及歸途中的壯麗景色和戰士們的英勇場面。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
圍獵看人放海青,
黑山峽口路交橫。
飛鴻雨濕云天遠,
去馬風寒雪塞平。
歸客北邊關柝擊,
過軍西畔寨燈明。
巍巍殿帳氈房暖,
衣鐵冷深更鼓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圍獵的場景為主線,透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展現了壯觀的山川景色和戰士們的英勇氣概。
詩詞開頭的“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是作者的自述,表明這首詩與圍獵活動有關,也有可能是作者與待制趙某相互往來的回文詩。
描繪圍獵時的場景,“圍獵看人放海青,黑山峽口路交橫”,生動地展示了獵手們在海青草原上放開獵狗、展開追逐的情景,以及峽口交錯的道路。
接下來的幾句,“飛鴻雨濕云天遠,去馬風寒雪塞平”,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表現了歸途中的壯麗景象。遠處的云天下飛過鴻雁,雨水濕潤了大地,寒風呼嘯,大雪封塞了平坦的道路,突出了歸途的艱難和險阻。
最后兩句,“歸客北邊關柝擊,過軍西畔寨燈明。巍巍殿帳氈房暖,衣鐵冷深更鼓鳴”,描寫了歸途中的戰士們。戰士們奮勇回歸,經過北邊的關口,響起了柝擊的聲音,穿過西畔的軍寨,燈火輝煌。形容戰士們歸隊的壯麗場面和家國溫暖的氛圍,同時也表現了戰士們在嚴寒中的堅韌和戰斗的決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圍獵的景象以及歸途中的壯麗景色和戰士們的英勇場面,展現了自然的恢弘和人物的英勇氣概。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詩中所表達的壯麗場景。
“圍獵看人放海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 shān guān liè hé zhào dài zhì huí wén
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
wéi liè kàn rén fàng hǎi qīng, hēi shān xiá kǒu lù jiāo héng.
圍獵看人放海青,黑山峽口路交橫。
fēi hóng yǔ shī yún tiān yuǎn, qù mǎ fēng hán xuě sāi píng.
飛鴻雨濕云天遠,去馬風寒雪塞平。
guī kè běi biān guān tuò jī, guò jūn xī pàn zhài dēng míng.
歸客北邊關柝擊,過軍西畔寨燈明。
wēi wēi diàn zhàng zhān fáng nuǎn, yī tiě lěng shēn gēng gǔ míng.
巍巍殿帳氈房暖,衣鐵冷深更鼓鳴。
“圍獵看人放海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