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雨不相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快雨不相期”全詩
坐久日明檐,繁聲靜中滅。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和熊叔雅四詠·清湖驟雨》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熊叔雅四詠·清湖驟雨》
譯文:
快雨不相期,
平湖忽蕭颯。
坐久日明檐,
繁聲靜中滅。
詩意:
這首詩是劉子翚在宋代寫的一首與熊叔雅共同和詩的作品,題為《清湖驟雨》。詩人描述了一個突然而來的大雨,使得原本平靜的湖面瞬間變得蕩漾起來。詩人坐在明亮的屋檐下已經很久了,突然間雨聲變得繁雜,然后又突然間安靜下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突然而至的雨聲,表達了一種自然景觀的變化和生活中的瞬間感受。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將雨的到來和消逝的過程形象地展示出來。首句“快雨不相期”,以“不相期”一詞表達了雨的突然性,給人一種意外和出乎意料的感覺。接著,詩人用“平湖忽蕭颯”一句,通過形容詞的對比,將湖面由平靜轉變為蕩漾的景象生動地呈現出來。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變幻無常。
下兩句“坐久日明檐,繁聲靜中滅”則通過對環境和聲音的描寫,進一步營造了一種氛圍。詩人坐在明亮的屋檐下,靜靜地觀察著外面的景象。雨聲開始變得繁雜,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但隨后又突然間消失無蹤,變得靜謐起來。這種由繁雜到靜謐的轉變,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也讓人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瞬間的變化。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活的瞬間感受,通過對雨聲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這種細膩的描寫和對瞬間的把握,使得詩歌更具有生動性和感染力。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也間接抒發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整首詩以簡約而深刻的方式,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感受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快雨不相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ó xióng shū yǎ sì yǒng qīng hú zhòu yǔ
和熊叔雅四詠·清湖驟雨
kuài yǔ bù xiāng qī, píng hú hū xiāo sà.
快雨不相期,平湖忽蕭颯。
zuò jiǔ rì míng yán, fán shēng jìng zhōng miè.
坐久日明檐,繁聲靜中滅。
“快雨不相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