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漸生芽蒲有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荷漸生芽蒲有根”全詩
心事嗟跎過歲月,故人落寞共乾坤。
舟行蓴菜水云浦,路入楊梅煙雨村。
何日扣門尋子去,一樽聊對話黃昏。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寄張都干蒙正》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張都干蒙正》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林深葉密綠陰繁,
荷漸生芽蒲有根。
心事嗟跎過歲月,
故人落寞共乾坤。
舟行蓴菜水云浦,
路入楊梅煙雨村。
何日扣門尋子去,
一樽聊對話黃昏。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情思念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林木蔥蘢、荷花初生、舟行水上、路徑穿過楊梅村等景物,展現了一幅靜謐而富有生機的自然畫面。詩人把自己的心事和思念之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嗟嘆和對故友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描繪林木蔥蘢、荷花初生、舟行水上、楊梅村的煙雨等自然景物,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富有生機的氛圍。詩人以林木茂密、荷花生長的形象,暗喻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延續。詩中的“心事嗟跎過歲月”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個人經歷的感慨之情,而“故人落寞共乾坤”則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舟行蓴菜水云浦和路徑進入楊梅村的景象,通過描寫水上的蓴菜和楊梅村的煙雨,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情相結合,增添了一份離愁別緒和對故友的思念之意。最后兩句“何日扣門尋子去,一樽聊對話黃昏”表達了詩人對故友重逢的期盼和對共同分享黃昏時光的渴望。
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展現出一種淡泊、憂愁的情感氛圍。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生動,意象豐富,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情感的流露和思緒的起伏。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人情思念為主線,以詩人真摯的情感貫穿始終,給人以清新淡雅的藝術享受。
“荷漸生芽蒲有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dōu gàn méng zhèng
寄張都干蒙正
lín shēn yè mì lǜ yīn fán, hé jiàn shēng yá pú yǒu gēn.
林深葉密綠陰繁,荷漸生芽蒲有根。
xīn shì jiē tuó guò suì yuè, gù rén luò mò gòng qián kūn.
心事嗟跎過歲月,故人落寞共乾坤。
zhōu xíng chún cài shuǐ yún pǔ, lù rù yáng méi yān yǔ cūn.
舟行蓴菜水云浦,路入楊梅煙雨村。
hé rì kòu mén xún zi qù, yī zūn liáo duì huà huáng hūn.
何日扣門尋子去,一樽聊對話黃昏。
“荷漸生芽蒲有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