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歌恣蕭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酣歌恣蕭散”全詩
枝歌千調曲,客雜五方音。
藕白玲瓏玉,柑黃磊落金。
酣歌恣蕭散,無復越中吟。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酒樓》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酒樓》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過。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登上青樓,仿佛迷失在府邸深處。枝枝婉轉的歌聲,客人們帶來五方各地的音樂。藕花潔白如玲瓏的玉,柑子呈現出金色的磊落。酣暢地歌唱,放縱自如,不再回憶越中的吟唱。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登上青樓的場景,表達了一種豪放恣情的氛圍。青樓是古代高級娛樂場所,常常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是世俗繁華和放浪的象征。詩人通過形容青樓的氛圍和景象,展示了醉歌狂舞、縱情享樂的場景,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詩中描繪了枝枝婉轉的歌聲和五方各地的音樂,展示了青樓中多樣的藝術表達形式,也體現了文化的多元和交融。藕花潔白如玲瓏的玉和柑子金黃磊落的形象,通過對色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視覺感受,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整首詩詞以豪放的語言和寫景手法,表達了對放縱享樂、縱情歌唱的向往,展現了作者對世俗繁華的追求和對人生歡愉的追尋。
“酣歌恣蕭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lóu
酒樓
yè shàng qīng lóu qù, rú mí yán fǔ shēn.
夜上青樓去,如迷沿府深。
zhī gē qiān diào qū, kè zá wǔ fāng yīn.
枝歌千調曲,客雜五方音。
ǒu bái líng lóng yù, gān huáng lěi luò jīn.
藕白玲瓏玉,柑黃磊落金。
hān gē zì xiāo sàn, wú fù yuè zhōng yín.
酣歌恣蕭散,無復越中吟。
“酣歌恣蕭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