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壺山手自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菊壺山手自栽”全詩
無端卻被東風誤,又作恩平一夢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是黃公度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菊壺山手自栽,
二年羈宦客嵩臺。
無端卻被東風誤,
又作恩平一夢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黃公度的親身經歷。他自己親手種植了松樹和菊花,將它們放在壺山上,象征著他自己的努力和積累。然而,他卻被困在嵩臺作為一個客居他鄉的官員已經兩年了。他感到無端地被東風所困擾,東風可能指的是迷途的風。最終,他回到了恩平,但這似乎只是一個夢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作者情感,展示了作者在宦海中的孤寂和迷茫。詩中的松樹和菊花象征著堅韌和高潔,而壺山則是一個寓意深遠的象征,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然而,作者卻被困在嵩臺,感到迷途和被誤導。東風的出現暗示著無法預料的變故和挫折。最后,詩人回到了恩平,但這種回歸卻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不再是真實的歸宿。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境遇,表達了對現實困境的思考和對理想歸宿的向往。它揭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失望,同時也表達了對追求真理和理想世界的執著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松菊壺山手自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ēn píng hái tí sōng tái sòng lóng guǎn èr jué
自恩平還題嵩臺宋隆館二絕
sōng jú hú shān shǒu zì zāi, èr nián jī huàn kè sōng tái.
松菊壺山手自栽,二年羈宦客嵩臺。
wú duān què bèi dōng fēng wù, yòu zuò ēn píng yī mèng huí.
無端卻被東風誤,又作恩平一夢回。
“松菊壺山手自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