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籃舉是中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得籃舉是中夜”全詩
上得籃舉是中夜,兩街燈照九重門。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夜出城南禱雨》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出城南禱雨》是宋代文人曾鞏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中文譯文:
海天重疊四山云,
半出星辰亦半昏。
上得籃舉是中夜,
兩街燈照九重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詩人曾鞏觀察到海天交接處的云彩層層疊疊,四座山巒被云霧環繞,星星若隱若現,天色漸漸昏暗。在這樣的夜晚,詩人正走在城南的街道上,他抬頭望見的是高高舉起的籃子,此時已是深夜,兩旁的街道燈光照亮著九重城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夜晚景色的變幻和城市的景象,展現了曾鞏對自然與人文的獨到觀察和感受。
首句“海天重疊四山云”,通過描繪海天云霧交織的景象,表達出自然界的壯麗和浩渺之感。第二句“半出星辰亦半昏”,通過對天空的描繪,展示了夜晚星空的微弱和天色的漸暗,同時也為下文的城市描寫做出了鋪墊。
第三句“上得籃舉是中夜”,通過描寫詩人抬頭看到高懸的籃子,表達了詩人正處于深夜的時刻,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于夜晚自然景象的觀察敏銳。最后一句“兩街燈照九重門”,通過描述街道兩旁的燈光照亮城門,展現了城市夜晚的繁華和熱鬧。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夜晚景象的細膩觀察和情感的表達。同時,詩中自然景色與城市景象的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人與城市的關系,以及對于自然與文明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清新淡雅的風格,將自然景色與城市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余地。
“上得籃舉是中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chū chéng nán dǎo yǔ
夜出城南禱雨
hǎi tiān chóng dié sì shān yún, bàn chū xīng chén yì bàn hūn.
海天重疊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
shàng dé lán jǔ shì zhōng yè, liǎng jiē dēng zhào jiǔ zhòng mén.
上得籃舉是中夜,兩街燈照九重門。
“上得籃舉是中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