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曾鞏的詩詞(共453首)

    曾鞏簡介

    曾鞏頭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1 《詠柳》 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古詩三百首春天詠物柳樹諷刺

    2 《城南》 宋·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古詩三百首寫花寫草哲理

    3 《墨池記》 宋·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

    辭賦精選狀物寫人寓理

    4 《贈黎安二生序》 宋·曾鞏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
    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

    古文觀止抒懷勸誡贈序

    5 《寄歐陽舍人書》 宋·曾鞏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
    反復觀誦,感與慚并。
    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
    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

    古文觀止感恩書信

    6 《賞南枝》 宋·曾鞏

    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瑞雪飄飛。
    對景見南山?嶺梅露、幾點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綴枝。
    又豈是、一陽有私。

    7 《越州趙公救災記》 宋·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
    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饑荒

    8 《閱武堂下新渠》 宋·曾鞏

    方渠新鑿北林開,流水遙經畫閣來。
    洗耳厭聞夸勢利,濯纓羞去傍塵埃。
    不憂待月乾詩筆,已欲看華泛酒杯。
    卻憶虎溪橋上過,夜涼臨砌尚徘徊。

    9 《雨中》 宋·曾鞏

    愁煙苦雨今朝是,小屋深扉野性憐。
    偶似魯連能肆志,肯如劉備恥求田。
    貧諳親友難過飲,病笑詩書可枕眠。
    欲會此心何自適,平生消長仕陶甄。

    10 《湘寇》 宋·曾鞏

    衡湘有寇未誅剪,殺氣凜凜圍江潯。
    北兵居南匪便習,若以大舶乘高岑。
    傖人操兵快如鶻,千百其旅巢深林。
    超突溪崖出又伏,勢變不易施戈鐔。

    11 《喜寒》 宋·曾鞏

    純陽四時行,無復氣節勁。
    日火相吐吞,乾離力還并。
    玄冥失所安,恇怯擅操柄。
    我行東南野,憒憒若酣醟。

    12 《晚望》 宋·曾鞏

    蠻荊人事幾推移,舊國興亡欲問誰。
    鄭袖風流今已盡,屈原辭賦世空悲。
    深山大澤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時。
    落日西樓憑檻久,閑愁唯有唯此心知。

    13 《嘆嗟》 宋·曾鞏

    夜嘆不為絺绤單,晝嗟不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槍久已躔朱鳥。
    徐揚復憂羽蟲孽,襄漢正病昭回杳。
    力能懷畏未足憂,憂在北極群陰繞。

    14 《送鄭秀才》 宋·曾鞏

    鄭生雙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齒清發紺心獨老,秋崖直聳千年檜。
    來趨學宮葉文字,進退佩玉何玲瓏。
    一朝束書別我去,馬蹄脫若風中蓬。
    當今文人密如櫛,子勿浪漫西與東。
    處身不可不擇處,一跳萬里無不蹤。

    15 《送趙資政》 宋·曾鞏

    好問逢真主,能言邁古風。
    犯顏天意沃,造膝眾情通。
    彈治心忘勢,澄清誼匪躬。
    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驄。

    16 《送趙資政》 宋·曾鞏

    鎮撫西南眾望傾,玉書天上輟持衡。
    春風不覺岷山遠,和氣還從錦水生。
    學舍卻尋余教在,棠郊應喜舊陰成。
    歸來促召調爐冶,莫為兒童竹馬迎。

    17 《送孫潁賢》 宋·曾鞏

    穰穰秦州鐵馬群,青衫吾子仕猶屯。
    高談消長才驚世,藐視公侯行出人。
    古氣欲遵奔日月,畏涂曾觸滯荊榛。
    明夷夬決應斟酌,自向窮通有屈伸。

    18 《送劉醫博》 宋·曾鞏

    小人久病如愁感,每嘆地僻無良醫。
    窮居索寞俗事少,坐對荏苒風光移。
    深冬山城萬木落,陰氣蕩射生寒颸。
    東方吐日光入戶,素壁閃閃含清輝。

    19 《送韓玉汝》 宋·曾鞏

    野岸漲流水,名園紛雜英。
    旭景冠蓋集,清談樽酒傾。
    重此臺省秀,駕言江海行。
    已喜懷抱粹,況推材實精。

    20 《送關彥遠》 宋·曾鞏

    莫辭為我百分飲,從此送君千里行。
    物情簪屨尚須念,人道交親那可輕。
    渚梅江柳弄佳色,林鳥野蜂吟好聲。
    對之但醉余可置,明日此杯誰共傾。

    21 《送程公辟使江西》 宋·曾鞏

    程侯昔使西山下,金印出懷光滿把。
    坐馳雷電破奸伏,力送春陽煦鰥寡。
    袴襦優足遍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訟庭終日自虛曠,德宇平生本瀟灑。

    22 《送陳世脩》 宋·曾鞏

    沙渚鴻飛入楚云,遠林樵爨宿煙昏。
    娟娟野菊經秋淡,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

    23 《疏山》 宋·曾鞏

    一見云山病眼清,野僧勤動水邊迎。
    蒼松翠竹東南道,亂石峰前踏月行。

    24 《山檻小飲》 宋·曾鞏

    變秋長云豪,灑雨北風壯。
    余熇尚爭威,積晦頗異狀。
    山回攢楓顛,屋立懸狖上。
    飲檻聚石為,歌筵注溪當。
    歡言久喧嘩,罷興一怊悵。
    旅人正飄飖,豈得諧放蕩。

    25 《里社》 宋·曾鞏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
    秦皇漢帝陋古初,桀疇殊壇傾力奉。
    年年屬車九重出,羽衛千人萬人從。
    黃金日搜盡崖窟,飛檣走箠華夷動。

    26 《瞿秘校新授官還南豐》 宋·曾鞏

    柳色映馳道,水聲通御溝。
    雖喜芳物盛,未同故人游。
    叩門忽去我,躍馬振輕裘。
    佩印自茲始,過家當少留。

    27 《京師觀音院新堂》 宋·曾鞏

    九衢言語亂入耳,三市塵沙瞇人目。
    猿狙未慣裹章綬,魚鳥寧忘慕溪谷。
    恨無棲宿在清曠,欲弄潺湲愈煩燠。
    道人誰氏斥佳境,決漢披霄敞華屋。

    28 《金線泉》 宋·曾鞏

    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
    云依美藻爭成縷,月照寒漪巧上弦。
    已繞渚花紅灼灼,更索沙竹翠娟娟。
    無風到底塵埃盡,界破冰綃一片天。

    29 《寄子進弟》 宋·曾鞏

    憶子去家日,南風始吹衣。
    今來晶水幾,蠅蚊已群飛。
    思子兼晝夜,何啻如渴饑。
    喜聞遠客至,手自排荊扉。

    30 《和章友直城東春日》 宋·曾鞏

    東流抱孤城,雨洗見春色。
    風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盡溪漫漫,波瀾散無跡。
    遙林缺見山,冉冉蒼藹積。

    31 《和御制上元觀燈》 宋·曾鞏

    翠幰霓旌夾露臺,夜涼宮扇月中開。
    龍銜燭抱金門出,鰲負山趨玉座來。
    碭極戲添夷客喜,柏梁篇較從臣材。
    共知天意同民樂,愿奏君王萬壽杯。

    32 《和孫少述侯職方同燕席》 宋·曾鞏

    兩翁頭白喜追陪,好事鈴齋燕席開。
    臘在未消盈尺雪,春歸先放一枝梅。
    況無庭下書投缿,更盡筵中酒滿杯。
    周召二南皆絕唱,抑揚賡和愧非材。

    33 《和酬孫少述》 宋·曾鞏

    自信簞瓢樂,寧羞猿鶴驚。
    論高知峻節,交淡見純誠。
    自昔心無間,相逢眼更明。
    何當薦有道,坐想軟輸迎。

    34 《寒食》 宋·曾鞏

    一麾飄泊在天涯,寒食園林不見花。
    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聲到日西斜。

    35 《過彭澤》 宋·曾鞏

    淵明昔抱道,為貧仕茲邑。
    幡然復謝去,肯受一官縶。
    予觀長者憂,慷慨在遺集。
    豈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時乃肥遯,茲理固可執。
    獨有田廬歸,嗟我未能及。

    36 《過介甫》 宋·曾鞏

    日暮驅馬去,停鑣叩君門。
    頗諳肺腑盡,不聞可否言。
    淡爾非外樂,恬然忘世喧。
    況值秋節應,清風蕩歊煩。
    徘徊望星漢,更復坐前軒。

    37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 宋·曾鞏

    一川風月高郵夜,玉麈清談畫鹢舟。
    一時屠釣英雄盡,千載河山戰伐余。
    楚漢舊歌流俚耳,韓彭遺壁冠荒墟。
    可憐馬上縱橫略,只在邳橋一卷書。

    38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幽谷晚飲》 宋·曾鞏

    先生卓難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眾所病,蜿蜿龍方臥。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課。
    幕府既可暇,山水乃屢過。

    39 《二月八日北城閑步》 宋·曾鞏

    上膏初動麥苗青,飽食城頭信意行。
    便起高亭臨北渚,欲乘長日勤春耕。

    40 《恩藏主送古梅求詩》 宋·曾鞏

    折得前村雪里枝,殷勤來聘老夫詩。
    請公靜看橫斜影,便是當年一字師。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