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柯一葉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柯一葉凋”全詩
鶴天驚曉露,蘭畹怯涼飚。
團扇流塵暗,單衣爽氣饒。
江東菰米熟,歸夢隔寒潮。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早秋》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楚客悲秋至,
南方的客人悲嘆秋天的到來,
庭柯一葉凋。
院子的柯子只剩下一片凋零的葉子。
鶴天驚曉露,
天空中的鶴驚起,露水微明,
蘭畹怯涼飚。
蘭花地畦畏懼著涼風的吹拂。
團扇流塵暗,
團扇上沾滿了飛揚的塵埃,昏暗不清,
單衣爽氣饒。
獨自一人穿著輕薄的衣衫,感受著涼爽的氣息。
江東菰米熟,
江東的菰蒲已經成熟,
歸夢隔寒潮。
但我遠離了家鄉,思念之夢被寒冷的潮水隔斷。
這首詩詞描繪了早秋季節的景象和人物情感。詩人以南方的楚地為背景,表達了一個客人對秋天到來的悲涼之情。庭柯只剩下一片凋零的葉子,寓意著秋天的凄涼和萬物的衰敗。鶴驚起、露水微明,描繪了清晨的景色。蘭花地畦畏懼著涼風的吹拂,展現了秋天帶來的寒意。團扇上沾滿了塵埃,暗昧不清,象征著人們在秋天中漸漸迷失和困頓。而單衣爽氣饒則表達了一種清爽的感覺。最后,詩人提到江東的菰蒲已經成熟,但他卻遠離家鄉,思念之夢被寒冷的潮水隔斷,表達了思鄉之情和無法回到故鄉的苦悶之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凋零景象和人們的離愁別緒。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深邃和凄美。
“庭柯一葉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iū
早秋
chǔ kè bēi qiū zhì, tíng kē yī yè diāo.
楚客悲秋至,庭柯一葉凋。
hè tiān jīng xiǎo lù, lán wǎn qiè liáng biāo.
鶴天驚曉露,蘭畹怯涼飚。
tuán shàn liú chén àn, dān yī shuǎng qì ráo.
團扇流塵暗,單衣爽氣饒。
jiāng dōng gū mǐ shú, guī mèng gé hán cháo.
江東菰米熟,歸夢隔寒潮。
“庭柯一葉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