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作屏風玉女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作屏風玉女閨”全詩
繚繞飛橋能試客,蒙茸翠蔓巧藏溪。
云為絳帳馬融室,石作屏風玉女閨。
仙果知君今未足,臨潭腳戰怕長梯。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潭邊的沙水無法變為泥,
潭上的孤禽掛在險峭上啼。
繚繞的飛橋能測試來客,
蒙茸的翠蔓巧妙地藏于溪中。
云朵仿佛絳色帳幕,馬融的屋子;
石頭猶如屏風,遮蔽著玉女的閨房。
仙果知道你現在還未滿足,
站在潭邊,腳下戰栗,畏懼長長的梯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仙游潭中興寺的景色與氛圍。潭邊的沙水無法凝結成泥土,潭上孤禽掛在險峭之上啼鳴。在潭中,有一座繚繞的飛橋,可以供來客試行。潭水中隱藏著蒙茸狀的翠蔓,非常巧妙地藏匿其中。潭邊的云朵宛如絳色帳幕,猶如馬融的屋子;潭邊的石頭則像屏風一樣,掩護著玉女的閨房。然而,仙果知道你現在還未滿足,站在潭邊,腳下戰栗,畏懼著漫長的梯子。
賞析:
蘇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仙游潭中興寺的景色。通過描述潭邊的沙水無法成泥,潭上的孤禽掛在險峭之上啼鳴,蘇轍展現了自然界的獨特美感。他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繚繞的飛橋與蒙茸翠蔓相對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效果。同時,他用云朵絳色帳幕和石頭屏風來比喻潭邊的景致,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蘇轍轉入了以人為主體的描寫。他以仙果為喻,表達了人們的追求和渴望還未達到滿足的狀態。最后兩句中的長梯象征著攀登和冒險的過程,讓人感受到對未知的恐懼和不安。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以細膩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石作屏風玉女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i zhān tí xiān yóu tán zhōng xīng sì
次韻子瞻題仙游潭中興寺
tán biān shā shuǐ bù chéng ní, tán shàng gū qín guà xiǎn tí.
潭邊沙水不成泥,潭上孤禽掛險啼。
liáo rào fēi qiáo néng shì kè, méng róng cuì màn qiǎo cáng xī.
繚繞飛橋能試客,蒙茸翠蔓巧藏溪。
yún wéi jiàng zhàng mǎ róng shì, shí zuō píng fēng yù nǚ guī.
云為絳帳馬融室,石作屏風玉女閨。
xiān guǒ zhī jūn jīn wèi zú, lín tán jiǎo zhàn pà zhǎng tī.
仙果知君今未足,臨潭腳戰怕長梯。
“石作屏風玉女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