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主渭河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擇主渭河邊”全詩
跪餌留雙膝,臨溪不計年。
神專能陷石,心大豈營鳣。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堅。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磻溪石》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磻溪石》是蘇轍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呂公年已莫,擇主渭河邊。
跪餌留雙膝,臨溪不計年。
神專能陷石,心大豈營鳣。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堅。
詩意:
呂公,指的是呂洞賓,道教中的神仙。詩中描繪了呂洞賓年事已高,選擇了渭河邊作為自己的居住之地。他跪在河邊,手托餌料,雙膝沾濕,面對溪水,不計較時間的流逝。呂洞賓專注地將餌料陷入石中,他的心胸寬廣,并不追求鳣魚的捕獲。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若無法到達磻溪之上,又如何能夠體會到自我堅守的意義。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呂洞賓在渭河邊的情景,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堅守初心的人生態度。呂洞賓已經年事已高,但他選擇了一個寧靜而質樸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居所。他跪在河邊,專注地陷入石中,不計較光陰的流逝。這種專注和超然的態度,體現了他對人世間名利的超越,對物質欲望的冷漠。他的內心寬廣,不追求功名利祿,更不為鳣魚所動,而是在默默地堅守自己的信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境界的追求。磻溪被認為是呂洞賓的居住地,它象征著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人蘇轍通過描述呂洞賓的境地,提醒人們,如果不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又如何能夠真正地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初心。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人一種寧靜、超然的感覺。它表達了對名利功成名就的超越,強調了人生中堅守信仰和初心的重要性。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一種遠離紛擾、追求內心寧靜的境界,同時也反思自己是否能夠堅守信仰、守住初心。
“擇主渭河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án xī shí
磻溪石
lǚ gōng nián yǐ mò, zé zhǔ wèi hé biān.
呂公年已莫,擇主渭河邊。
guì ěr liú shuāng xī, lín xī bù jì nián.
跪餌留雙膝,臨溪不計年。
shén zhuān néng xiàn shí, xīn dà qǐ yíng zhān.
神專能陷石,心大豈營鳣。
bú dào pán xī shàng, ān zhī zì shǒu jiān.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堅。
“擇主渭河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