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太守金蘭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非太守金蘭契”全詩
旅人未遂日邊去,春色又從天上來。
況是樽中常有酒,豈堪嶺上卻無梅。
若非太守金蘭契,誰肯傾心重不才。
分類:
《和商守雪殘登樓》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商守雪殘登樓》是宋代文學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雪已消冰已開,
風光漸覺擁樓臺。
旅人未遂日邊去,
春色又從天上來。
況是樽中常有酒,
豈堪嶺上卻無梅。
若非太守金蘭契,
誰肯傾心重不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詩人與商守雪共同登樓,欣賞著由于冰雪消融而顯露出的美景和溫暖的春天的跡象。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美景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商守雪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冬季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殘雪已消冰已開":描繪了春天來臨后殘留的雪已經消融,冰已經融化的景象。這一句表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喜悅。
2. "風光漸覺擁樓臺":詩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厚,周圍的風景開始圍繞著樓臺展現出來。這句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逐漸展現的情景。
3. "旅人未遂日邊去":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那些未能完成旅行計劃的人的遺憾。詩人在此表達了對旅行和冒險的向往。
4. "春色又從天上來":表達了春天的美景仿佛從天空降臨,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喜悅和美好。
5. "況是樽中常有酒,豈堪嶺上卻無梅":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對美景的期待和對生活的享受。樽中常有酒表示詩人常常能享受到美酒的滋潤,而嶺上卻無梅則暗示了詩人對美景的期盼,梅花是春天的象征。
6. "若非太守金蘭契,誰肯傾心重不才":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商守雪的敬佩和贊美。太守金蘭契指的是商守雪,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商守雪為人和才華的贊賞,也表達了自己對商守雪的感激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季消融的景色和對春天的期待,表達了對美景和生活的贊美,同時也展現了對友誼和才華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若非太守金蘭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āng shǒu xuě cán dēng lóu
和商守雪殘登樓
cán xuě yǐ xiāo bīng yǐ kāi, fēng guāng jiàn jué yōng lóu tái.
殘雪已消冰已開,風光漸覺擁樓臺。
lǚ rén wèi suì rì biān qù, chūn sè yòu cóng tiān shàng lái.
旅人未遂日邊去,春色又從天上來。
kuàng shì zūn zhōng cháng yǒu jiǔ, qǐ kān lǐng shàng què wú méi.
況是樽中常有酒,豈堪嶺上卻無梅。
ruò fēi tài shǒu jīn lán qì, shuí kěn qīng xīn zhòng bù cái.
若非太守金蘭契,誰肯傾心重不才。
“若非太守金蘭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