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與世人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浪與世人爭”全詩
四時皆有景,萬物豈無情。
禍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
誰能事閑氣,浪與世人爭。
分類:
《獨坐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坐吟》是宋代哲學家邵雍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自坐著吟誦,
天地告訴我寧靜,
人們眾多不愿傾聽。
四季皆有各自的景色,
萬物難道沒有感情?
禍福都是眼前的事,
是非卻是身后的名聲。
誰能夠心無旁騖地生活,
不與世俗爭斗。
詩意:
《獨坐吟》表達了邵雍對于內心寧靜和超越世俗紛擾的向往。他在獨自靜坐時,與天地相通,傾聽天地的聲音。然而,周圍的人們卻追求繁忙和功名,不愿傾聽他的吟誦。詩中提到四季有各自的景色,萬物也有情感,暗示了自然界的平和與感知。邵雍認為,人們應該關注眼前的禍福,而不是追求名利的是非之爭。他希望有人能夠心無旁騖地追求寧靜與淡泊,不與世俗紛擾爭斗。
賞析:
《獨坐吟》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對比,表達了邵雍對于內心寧靜和超越世俗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稱的結構,四句分別描述了天、人、自然和人事的不同情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仗和押韻的手法,使整首詩詞音韻和諧動聽。
詩人邵雍是南宋時期的一位重要哲學家和思想家,他主張追求心靈的寧靜和道德的修養。《獨坐吟》作為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對于人生境界的思考。詩中所表達的追求寧靜和超越世俗的理念,對于當代社會仍然具有啟示意義,提醒人們在忙碌和功利的生活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和的境界。
“浪與世人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zuò yín
獨坐吟
tiān gào zì dīng níng, rén duō bù kěn tīng.
天告自丁寧,人多不肯聽。
sì shí jiē yǒu jǐng, wàn wù qǐ wú qíng.
四時皆有景,萬物豈無情。
huò fú yǎn qián shì, shì fēi shēn hòu míng.
禍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
shuí néng shì xián qì, làng yǔ shì rén zhēng.
誰能事閑氣,浪與世人爭。
“浪與世人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