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上下盡通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縱橫上下盡通逵”全詩
杖頭挑起東風海,掛向東邊若木枝。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青草夢詩后兩句早作足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草夢詩后兩句早作足之》是一首宋代洪咨夔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草夢詩后兩句早作足之,
乾馬坤牛放手騎。
縱橫上下盡通逵,
杖頭挑起東風海。
掛向東邊若木枝。
中文譯文:
青草夢中的詩句在此完成,
騎著乾燥的馬和沉穩的牛。
縱橫穿行遍及各個方向,
執杖掀起東方的海風。
飄向東邊如同樹枝般懸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洪咨夔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
首先,"青草夢"表達了詩人在夢中的幻境,這里指的是詩人在夢里構思了前兩句詩句的內容。接著,"乾馬坤牛"形容馬和牛,乾象征陽剛之氣,坤象征陰柔之氣,騎在它們身上,表達了詩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暢通無阻的感覺。
"縱橫上下盡通逵"描述了詩人自由行走的姿態,逵意為道路,表示詩人在各個方向都能自由游走,無拘無束。這里的"縱橫"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文學創作中的自由發揮。
"杖頭挑起東風海"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意味著詩人用手杖輕輕挑起東方的海風。這里的"東風海"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暗示著希望和活力。
最后一句"掛向東邊若木枝"將詩人的情感寄托在東邊,比喻自己的心思如同懸掛在東方的樹枝上。這里的"東邊"也可以理解為遠方或未來,表達了詩人追求理想的渴望和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由自在、縱橫無阻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活力和追求的向往。詩中運用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示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世界,給人以美好的詩意享受。
“縱橫上下盡通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cǎo mèng shī hòu liǎng jù zǎo zuò zú zhī
青草夢詩后兩句早作足之
gān mǎ kūn niú fàng shǒu qí, zòng héng shàng xià jǐn tōng kuí.
乾馬坤牛放手騎,縱橫上下盡通逵。
zhàng tóu tiǎo qǐ dōng fēng hǎi, guà xiàng dōng biān ruò mù zhī.
杖頭挑起東風海,掛向東邊若木枝。
“縱橫上下盡通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