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期追逐古風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期追逐古風還”全詩
吾民有慍何當解,學得南風不敢彈。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琴二首》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二首》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獨區區操縵間,
不僅是為了琴弦之間的瑣碎瑣事,
要期追逐古風還。
更是希望能追尋古代的音樂風格。
吾民有慍何當解,
朝廷上的人民為何憤怒難平,
學得南風不敢彈。
因為他們學會了南方的音樂,卻不敢演奏。
這首詩詞通過琴的象征意義,表達了王令對當時時代局勢的思考和反思。詩中的琴實際上是一種隱喻,代表著王令對古代音樂和文化的向往和追求。他對于現實社會的不滿,以及人們對于古代文化的忽視和遺忘感到憤怒。
詩中的"不獨區區操縵間"表達了王令對琴弦瑣事的不滿,他希望超越瑣碎瑣事的限制,追求更高尚的音樂境界。"要期追逐古風還"則表達了他對古代音樂風格的向往,希望能夠繼承和傳承古人的音樂藝術。
而"吾民有慍何當解"一句則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的不滿和不安情緒。朝廷上的人民因為一些原因感到不滿和憤怒,然而他們學得了南方的音樂,卻因為局勢的不安定而不敢演奏。
整首詩詞表達了王令對于時代的思考和對古代文化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們對古代文化的忽視的憤怒之情。通過琴的象征意義,詩中融入了對音樂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展現了王令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要期追逐古風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èr shǒu
琴二首
bù dú qū qū cāo màn jiān, yào qī zhuī zhú gǔ fēng hái.
不獨區區操縵間,要期追逐古風還。
wú mín yǒu yùn hé dāng jiě, xué dé nán fēng bù gǎn dàn.
吾民有慍何當解,學得南風不敢彈。
“要期追逐古風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