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自明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云自明晦”全詩
脫葉下衰草,蜩蟬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猶怨顇。
志士感所懷,長吁下清淚。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秋日》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秋天的陽光不再照耀天空,秋云自行明亮和昏暗。
脫葉下衰草,蜩蟬事今退。
樹葉脫落,草木凋零;蜩蟬的聲音逐漸消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猶怨顇。
大自然的美景已經形成,但是草木仍然感到悲傷和沮喪。
志士感所懷,長吁下清淚。
志士們感嘆自己的情懷,長長地嘆息并流下清澈的淚水。
這首詩詞通過對秋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感慨。秋天的陽光變得暗淡,樹葉凋零,蜩蟬聲漸消,草木的頹敗狀態傳達出歲月的流逝和萬物的衰老。然而,天地的偉大功績已經完成,自然的美麗依然存在,但草木仍然怨嘆著它們的頹敗。與此同時,詩人抒發了志士們對時代變遷和個人情感的感慨,他們長嘆并流淚,表達出對逝去歲月和無法挽回的事物的悲傷和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以及對草木凋零和人情況感慨的表達,傳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它呈現了一幅秋日的畫面,以及人們對于光陰易逝和無法挽回的事物所產生的感慨和悲傷。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哀愁和無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秋云自明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qiū rì bù zhào tiān, qiū yún zì míng huì.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tuō yè xià shuāi cǎo, tiáo chán shì jīn tuì.
脫葉下衰草,蜩蟬事今退。
tiān dì gōng fāng chéng, cǎo mù yóu yuàn cuì.
天地功方成,草木猶怨顇。
zhì shì gǎn suǒ huái, cháng xū xià qīng lèi.
志士感所懷,長吁下清淚。
“秋云自明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