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去如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月去如馳”全詩
不記桃三竅,猶疑黍一炊。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五言五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詠五言五首》
親朋存者少,
歲月去如馳。
不記桃三竅,
猶疑黍一炊。
中文譯文:
親朋好友留存者稀,
時光匆匆逝去如馬奔馳。
不記得桃花有三個竅,
猶疑惑黍米只需一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寫的《雜詠五言五首》中的一首。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歲月流逝、親朋好友漸漸離去的感慨,以及對時光的無情流逝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親朋好友留存者稀,表達了作者對親友離散、分別的感嘆。這種離別可能是因為歲月的流逝,人們的生活軌跡逐漸分離,也可能是因為生死別離,親朋好友逝去。無論是哪種情況,作者都感到親朋好友的離去是一種珍貴而稀缺的事情。
其次,作者用"歲月去如馳"來形容時間的流逝。這個比喻運用了馬奔馳的形象,強調了時間的迅速和短暫。人們常常感嘆時間過得很快,這種感慨在這句中得到了生動的表達。
接著,詩中提到"不記得桃花有三個竅",暗喻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遺忘。桃花是春天的象征,象征著生命與希望,而"三個竅"則指的是桃花的花瓣。作者感慨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記憶是短暫的,很容易被遺忘。
最后,詩中提到"猶疑惑黍米只需一炊",表達了作者對于物質生活的思考。黍米是一種糧食,炊指的是做飯。作者以黍米一炊為比喻,暗示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是有限的。與親朋好友的離去相比,物質的需求可以通過簡單的滿足得到滿足,但它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心靈安寧和滿足感。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流暢的節奏表達了作者對親朋好友的離去和時間的流逝的思考。同時,通過對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對比,表達了對于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深入思考。這首詩詞既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又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歲月去如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wǔ yán wǔ shǒu
雜詠五言五首
qīn péng cún zhě shǎo, suì yuè qù rú chí.
親朋存者少,歲月去如馳。
bù jì táo sān qiào, yóu yí shǔ yī chuī.
不記桃三竅,猶疑黍一炊。
“歲月去如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