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龕里坐蒲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如龕里坐蒲團”全詩
始悟杖頭挑布袋,不如龕里坐蒲團。
故交相與歸函骨,弟子誰來會涅槃。
猶喜喝衣無一物,洞開方丈與人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哭日老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日老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哭日老二首》中文譯文:
初聞滅度指三彈,
俄報荼毗鼻一酸。
始悟杖頭挑布袋,
不如龕里坐蒲團。
故交相與歸函骨,
弟子誰來會涅槃。
猶喜喝衣無一物,
洞開方丈與人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日月老人(佛教中象征日月的神明)的哀悼之情,同時也借此反思人生的無常和凡世的虛幻。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初次聽聞滅度(指佛陀圓寂)的消息,使作者感到悲傷,鼻子一酸。這里的"滅度指三彈"指的是佛陀圓寂的消息通過三次敲鐘來宣布。
接著,作者意識到人生如同擔負在肩上的布袋,而佛陀的涅槃之道卻能使人超越苦難。他感慨地表示,自己不如坐在佛龕前的蒲團上,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老友們歸于塵土之中,而自己卻不知道誰會來與他一同探討涅槃之道。這里的"函骨"指的是塵土,意味著他的老友們已經去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物質的超脫和對禪宗境界的追求。他喜歡喝衣無一物,即不被物質所束縛,而愿意打開方丈(佛教中指寺廟)與他人一起觀察。這里體現了詩人對禪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佛陀圓寂的哀悼和對禪宗境界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虛幻和對超越世俗的向往。詩的語言簡練,意象鮮明,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佛理的關注和思索。
“不如龕里坐蒲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rì lǎo èr shǒu
哭日老二首
chū wén miè dù zhǐ sān dàn, é bào tú pí bí yī suān.
初聞滅度指三彈,俄報荼毗鼻一酸。
shǐ wù zhàng tóu tiāo bù dài, bù rú kān lǐ zuò pú tuán.
始悟杖頭挑布袋,不如龕里坐蒲團。
gù jiāo xiāng yǔ guī hán gǔ, dì zǐ shuí lái huì niè pán.
故交相與歸函骨,弟子誰來會涅槃。
yóu xǐ hē yī wú yī wù, dòng kāi fāng zhàng yú rén kàn.
猶喜喝衣無一物,洞開方丈與人看。
“不如龕里坐蒲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