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忽埋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山忽埋玉”全詩
殷勤為開徑,慘愴遂登車。
告老聞還楚,遺榮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漣如。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袁大監挽詞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袁大監挽詞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罷宣城守,將歸尚撫予。
殷勤為開徑,慘愴遂登車。
告老聞還楚,遺榮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漣如。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寫給袁大監的挽詞,表達了對袁大監的深深懷念和祝福之情。詩中描繪了袁大監辭去宣城守職務,準備回家的情景。梅堯臣為袁大監開辟道路,他們感慨萬分地登上了車輛。梅堯臣聽說袁大監告老還鄉,心里既高興又感慨,因為袁大監能夠保持謙和的品行,以此梅堯臣也感到自豪和喜悅。然而,突然之間,袁大監葬身于西山,宛如珍貴的玉石被埋葬,梅堯臣的悲痛之情如同松露化作淚水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袁大監的思念和敬意。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含蓄,給人以深深的感動。通過描繪袁大監辭官歸鄉的情景,詩人抒發了自己對袁大監的敬佩之情。袁大監的品行和謙和的態度給了梅堯臣很大的啟發和激勵,使他感到自豪和快樂。
然而,詩的結尾卻突然轉折,以西山埋葬玉和松露助漣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袁大監英年早逝的悲傷之情。這種轉折給整首詩帶來了一種戲劇性的沖擊力,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總之,《袁大監挽詞三首》是一首充滿感情的挽詞,通過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袁大監的思念和悲痛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袁大監的品行和謙和態度,表達了對袁大監的敬佩和祝福。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義,使讀者在品味之余,也能對生命和人情的脆弱有所思考。
“西山忽埋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dà jiān wǎn cí sān shǒu
袁大監挽詞三首
xī bà xuān chéng shǒu, jiāng guī shàng fǔ yǔ.
昔罷宣城守,將歸尚撫予。
yīn qín wèi kāi jìng, cǎn chuàng suì dēng chē.
殷勤為開徑,慘愴遂登車。
gào lǎo wén hái chǔ, yí róng xǐ xiào shū.
告老聞還楚,遺榮喜效疏。
xī shān hū mái yù, sōng lù zhù lián rú.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漣如。
“西山忽埋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