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哢已關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哢已關關”全詩
蕓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歡言得幽尋,況此及嘉節。
鳥哢已關關,泉流初決決。
紫萼繁若綴,翠苕柔可擷。
屢期無後時,芳物畏鶗鴃。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野秀可餐,游驂喜初結。
蕓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歡言得幽尋,況此及嘉節。
鳥哢已關關,泉流初決決。
紫萼繁若綴,翠苕柔可擷。
屢期無後時,芳物畏鶗鴃。
中文譯文:
青翠的野地美得可供人品味,游驂(指駿馬)喜悅地初次結伴。蕓局(指花園)的寂寥令人苦悶,禁署(指官署)隔絕清晰。歡樂的言談得到了幽靜的尋覓,何況此時正值佳節。鳥兒的鳴叫聲已經漸漸消失,泉水的流動初次清晰可辨。紫色的花朵繁盛得像串珠,翠綠的葡萄藤柔軟可摘。屢次期待卻沒有后來的時機,芳香的事物害怕鶗鴃(指喧鬧的鳥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其中感受到的喜悅和寂寥。詩中通過描寫綠野、駿馬、花園、禁署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對喧鬧的厭倦。整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綠野、駿馬、花園等元素都是春天的象征,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同時,詩中也描繪了禁署的隔絕和蕓局的寂寥,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倦和對寧靜、幽雅的追求。
詩中的紫萼和翠苕是對花朵的描繪,形容花朵繁盛而美麗。屢期無后時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期待,而芳物畏鶗鴃的描寫則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惡。
整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的追求,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期待。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又表達了作者對喧鬧的厭倦,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情感。
“鳥哢已關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lǐ xiàn chén sòng zǐ jīng chūn jí dōng yuán dé jié zì
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
lǜ yě xiù kě cān, yóu cān xǐ chū jié.
綠野秀可餐,游驂喜初結。
yún jú kǔ jì liáo, jìn shǔ gé qīng qiē.
蕓局苦寂寥,禁署隔清切。
huān yán dé yōu xún, kuàng cǐ jí jiā jié.
歡言得幽尋,況此及嘉節。
niǎo lòng yǐ guān guān, quán liú chū jué jué.
鳥哢已關關,泉流初決決。
zǐ è fán ruò zhuì, cuì sháo róu kě xié.
紫萼繁若綴,翠苕柔可擷。
lǚ qī wú hòu shí, fāng wù wèi tí jué.
屢期無後時,芳物畏鶗鴃。
“鳥哢已關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