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青松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下青松嶺”全詩
山深風霞寒,月杵遙相應。
露蹤杳可尋,片石秋光瑩。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嵩山十二首·玉女搗衣石》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嵩山十二首·玉女搗衣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女搗仙衣,夜下青松嶺。
山深風霞寒,月杵遙相應。
露蹤杳可尋,片石秋光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嵩山的景色和一位玉女搗衣的場景。夜晚,玉女在青松嶺下搗打仙衣。山深處,風霞凜冽,月亮的光芒照亮了她的搗衣杵,與遠處的月亮相互呼應。在清晨的露水中,玉女的足跡難以尋覓,而片石上閃爍著秋天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嵩山的幽靜景色和玉女搗衣的神秘場景。通過山深處的風霞和寒冷的氣氛,詩人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玉女搗衣的形象象征著神秘和美麗,她在夜晚的嵩山下從事著神秘的仙衣制作,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詩中的月亮和片石則增添了詩意的層次,月亮的光芒與玉女的搗衣杵相互呼應,展現了一種神秘的聯系。而片石上的秋光瑩則給人以一種清新而明亮的感覺,與整個詩詞的意境相得益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嵩山的幽靜景色和玉女搗衣的神秘場景,給人以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意境相互呼應,使整首詩詞更加豐富和深遠。
“夜下青松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shān shí èr shǒu yù nǚ dǎo yī shí
嵩山十二首·玉女搗衣石
yù nǚ dǎo xiān yī, yè xià qīng sōng lǐng.
玉女搗仙衣,夜下青松嶺。
shān shēn fēng xiá hán, yuè chǔ yáo xiāng yìng.
山深風霞寒,月杵遙相應。
lù zōng yǎo kě xún, piàn shí qiū guāng yíng.
露蹤杳可尋,片石秋光瑩。
“夜下青松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