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發日蕭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發日蕭蕭”全詩
酂侯三尺律,漢使一封軺。
郡國清名滿,關河古意饒。
凄涼乘障客,華發日蕭蕭。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寄陜西提刑江學士》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陜西提刑江學士》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主於庶獄,選才從本朝。
酂侯三尺律,漢使一封軺。
郡國清名滿,關河古意饒。
凄涼乘障客,華發日蕭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司馬光對陜西提刑江學士的寄托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明君在庶民的監獄中選拔人才,選擇的對象都是本朝的人才。酂侯指的是司馬光自己,他以三尺律法治理國家,而漢使則指的是司馬光曾經擔任的使節職務。郡國的名聲光彩照人,關河之間流傳著古老的意境。詩人以凄涼的心情乘坐障車,頭發已經斑白,日子過得寂寥凄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司馬光對江學士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明君在庶民監獄中選拔人才,展示了司馬光對明君的贊賞和對國家治理的期望。詩中的酂侯三尺律和漢使一封軺,展示了司馬光自己的才能和曾經的外交經歷。郡國清名滿和關河古意饒,描繪了國家繁榮和歷史的厚重。最后,詩人以凄涼的心情和華發日蕭蕭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歲月的流逝。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司馬光對江學士的思念和對國家治理的期望。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自我表達也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凄涼和寂寥。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表達了個人情感,又融入了社會和歷史的背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華發日蕭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ǎn xī tí xíng jiāng xué shì
寄陜西提刑江學士
míng zhǔ yú shù yù, xuǎn cái cóng běn cháo.
明主於庶獄,選才從本朝。
cuó hóu sān chǐ lǜ, hàn shǐ yī fēng yáo.
酂侯三尺律,漢使一封軺。
jùn guó qīng míng mǎn, guān hé gǔ yì ráo.
郡國清名滿,關河古意饒。
qī liáng chéng zhàng kè, huá fà rì xiāo xiāo.
凄涼乘障客,華發日蕭蕭。
“華發日蕭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