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將槐影下隆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將槐影下隆墀”全詩
開門擇友盡三益,清坐不言行四時。
風與蛛絲游碧落,日將槐影下隆墀。
天空地迥何處覓,歲計有余心自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用幾復韻題白氏思堂》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幾復韻題白氏思堂》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夫子勤于蘧伯玉,
洗心觀道得靈龜。
開門擇友盡三益,
清坐不言行四時。
風與蛛絲游碧落,
日將槐影下隆墀。
天空地迥何處覓,
歲計有余心自知。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以幾復韻體寫下的。詩人以孔子為典范,形容他勤奮學習,像蘧伯玉一樣,洗凈內心,修身養性,得到了靈感和啟示,就像觀察到了一只神奇的龜。他通過開放的心態選擇朋友,從中得到了三種益處,意味著交友的重要性。黃庭堅以清靜的坐姿示人,不言不動,卻能在四季變化中體悟到道的真諦。他感嘆風兒與蛛絲在碧落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游動,而太陽的光芒將槐樹的影子投在高臺上。他思考天空和地面的遼闊之處在何方能夠尋覓到,但他清楚自己的心意和人生已經超越了歲月的計算。
賞析:
這首詩詞以黃庭堅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他對人生境界、朋友選擇和內心修養的思考。他以孔子作為楷模,強調了勤學苦思的重要性,并通過洗心觀道得到了啟示。開門擇友則強調了朋友的選擇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益處。清坐不言行四時表達了他追求內心寧靜與安定的態度。詩中的自然景物描寫生動而富有意境,如風與蛛絲游動在碧落天空,太陽的光芒照耀下槐樹的影子。最后,詩人思考了天地的廣袤和人生的意義,認識到個體在宇宙間的微小與自己內心的成長和認知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哲理和境界,展示了黃庭堅對于人生和道的思考,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賦予了詩詞以美感和情感。它鼓勵人們勤學修身,選擇良友,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成長,并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首詩詞富有啟發性和哲理性,反映了黃庭堅作為文人士大夫的追求和境界。
“日將槐影下隆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jǐ fù yùn tí bái shì sī táng
用幾復韻題白氏思堂
fū zǐ qín yú qú bó yù, xǐ xīn guān dào dé líng guī.
夫子勤於蘧伯玉,洗心觀道得靈龜。
kāi mén zé yǒu jǐn sān yì, qīng zuò bù yán xíng sì shí.
開門擇友盡三益,清坐不言行四時。
fēng yǔ zhū sī yóu bì luò, rì jiāng huái yǐng xià lóng chí.
風與蛛絲游碧落,日將槐影下隆墀。
tiān kòng dì jiǒng hé chǔ mì, suì jì yǒu yú xīn zì zhī.
天空地迥何處覓,歲計有余心自知。
“日將槐影下隆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