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見胡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河見胡騎”出自宋代文天祥的《出使第五十六》,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gé hé jiàn hú qí,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隔河見胡騎”全詩
《出使第五十六》
隔河見胡騎,朝進東門營。
皇皇使臣體,詞氣浩縱橫。
皇皇使臣體,詞氣浩縱橫。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出使第五十六》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使第五十六》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隔河見胡騎,
朝進東門營。
皇皇使臣體,
詞氣浩縱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文天祥作為使臣出使的情景。詩人隔著河流看到了胡騎(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然后進入東門的軍營。文天祥以莊嚴的姿態出使,他的詞句氣勢恢宏,縱橫自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文天祥出使的場景,展現了他作為使臣的威嚴和氣度。詩中的“隔河見胡騎”表現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而“朝進東門營”則顯示了文天祥勇往直前的決心。他身為使臣,體現了皇家的威嚴和尊貴。詩人運用雄渾有力的詞句,表達了他的豪情壯志和自信心。整首詩詞氣勢磅礴,展現了文天祥的堅定和果敢,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報國之心。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意境深遠,是文天祥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隔河見胡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hǐ dì wǔ shí liù
出使第五十六
gé hé jiàn hú qí, cháo jìn dōng mén yíng.
隔河見胡騎,朝進東門營。
huáng huáng shǐ chén tǐ, cí qì hào zòng héng.
皇皇使臣體,詞氣浩縱橫。
“隔河見胡騎”平仄韻腳
拼音:gé hé jiàn hú qí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隔河見胡騎”的相關詩句
“隔河見胡騎”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隔河見胡騎”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隔河見胡騎”出自文天祥的 《出使第五十六》,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