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童更可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村童更可憐”全詩
茫茫草色深,蕭蕭雨聲急。
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屨濕。
村童更可憐,赤腳牛背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春社日效宛陵先生體社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社日效宛陵先生體社雨》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社日的景象,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對貧苦農民的同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開歲才幾時,春社忽已及。
茫茫草色深,蕭蕭雨聲急。
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屨濕。
村童更可憐,赤腳牛背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社日的景象。社日是農民在春天進行集體勞動的日子,也是農民們期盼春天來臨的象征。詩人通過描繪茫茫的青草和急促的雨聲,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詩中提到的“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屨濕”,表達了農民們為了耕種而不惜勞累和受苦的精神。他們在水田中耕作,即使芒屨濕了也不顧一切地繼續勞作。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了農民的勤勞和奉獻。
詩的最后兩句“村童更可憐,赤腳牛背立”,表達了詩人對貧苦農民的同情。村童赤腳站在牛背上,暴露了他們貧困的生活狀況。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呼吁社會關注農民的困境,關愛弱勢群體。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對貧苦農民的同情。它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農民的勤勞精神,同時也呼吁社會關注農民的困境,傳遞了一種關愛和溫暖的情感。
“村童更可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shè rì xiào wǎn líng xiān shēng tǐ shè yǔ
春社日效宛陵先生體社雨
kāi suì cái jǐ shí, chūn shè hū yǐ jí.
開歲才幾時,春社忽已及。
máng máng cǎo sè shēn, xiāo xiāo yǔ shēng jí.
茫茫草色深,蕭蕭雨聲急。
fú lí xíng bái shuǐ, bù xī máng jù shī.
扶犁行白水,不惜芒屨濕。
cūn tóng gèng kě lián, chì jiǎo niú bèi lì.
村童更可憐,赤腳牛背立。
“村童更可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