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碑偽正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牲碑偽正朔”全詩
神亦豈堪此,出門山雨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夢游華岳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癸丑七月二十七夜夢游華岳廟》
中文譯文:
癸丑年七月二十七夜,我夢游到華岳廟,
廟內的祭牲碑假裝正統歷法,祭祀者盡是戴著虜服的敵人。
神明難道也能忍受這樣的情況嗎?
我走出廟門,山上下起了寒冷的雨。
詩意:
這首詩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詩人通過夢境的形式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民族困境的思考。詩中描述了詩人夢游到華岳廟的情景,廟內的祭祀活動卻充斥著虛假和背離正統的行為。神靈應當是無法容忍這種情況的,而詩人離開廟門后,又遭遇了寒冷的雨,似乎映照出了他內心的寂寞和困苦。
賞析:
這首詩以夢境為背景,通過具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自身所處困境的思考。詩中的華岳廟象征著社會和國家的象征性地標,而廟內的祭祀活動卻充滿了虛假和背離正統的行為,暗喻著現實社會的黑暗和腐敗。詩人對此感到憤懣,認為神明不應容忍這種情況的發生,從而對社會現象提出了批判。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離開廟門后遭遇的山雨寒冷,這種自然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困苦產生了對應。山雨的寒冷意味著冷漠和困苦,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艱難。整首詩通過對夢境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國家困境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內心的苦悶與無奈之情。
“牲碑偽正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ǐ chǒu qī yuè èr shí qī yè mèng yóu huá yuè miào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夢游華岳廟
shēng bēi wěi zhēng shuò, cí zhù lǔ yì guān.
牲碑偽正朔,祠祝虜衣冠。
shén yì qǐ kān cǐ, chū mén shān yǔ hán.
神亦豈堪此,出門山雨寒。
“牲碑偽正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