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山下春雪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焉耆山下春雪晴”全詩
射麋食肉飲其血,五榖自古惟聞名。
樵蘇切莫近亭障,將軍臥護真長城。
十年牛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焉耆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焉耆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焉耆山下春雪晴,
莽莽惟有蒺藜生。
射麋食肉飲其血,
五榖自古惟聞名。
樵蘇切莫近亭障,
將軍臥護真長城。
十年牛馬向南睡,
知是中原今太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焉耆山下春天晴朗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久經戰火的中原地區太平盛世的向往和祝愿。詩中以焉耆山為背景,通過描寫山下蒺藜叢生、射麋食肉等圖景,展現出戰亂頻仍的邊塞地區的荒涼和殘酷。然而,詩人又以“五谷自古惟聞名”表達了對中原繁榮穩定社會的向往。最后,他呼喚樵蘇等人不要靠近軍事防線,保護真正的長城;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南方牛馬安好的祝愿,象征著中原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焉耆山下的景色和邊塞地區的艱苦現實。通過對荒涼和殘酷的描繪,詩人展現了他對中原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渴望。在戰火和動蕩的年代,他希望中原地區能夠恢復太平,人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詩中充滿了對和平與寧靜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對邊塞守衛軍隊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追求和對中原地區的關切,展現了他作為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焉耆行》這首詩詞以獨特的視角描繪了焉耆山下的景色和社會現實,通過對邊塞地區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和平與安寧的向往和對中原太平盛世的祝愿。這首詩詞在揭示社會現實的同時,也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社會關懷,具有一定的藝術和社會價值。
“焉耆山下春雪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ān qí xíng
焉耆行
yān qí shān xià chūn xuě qíng, mǎng mǎng wéi yǒu jí lí shēng.
焉耆山下春雪晴,莽莽惟有蒺藜生。
shè mí shí ròu yǐn qí xuè, wǔ gǔ zì gǔ wéi wén míng.
射麋食肉飲其血,五榖自古惟聞名。
qiáo sū qiè mò jìn tíng zhàng, jiāng jūn wò hù zhēn cháng chéng.
樵蘇切莫近亭障,將軍臥護真長城。
shí nián niú mǎ xiàng nán shuì, zhī shì zhōng yuán jīn tài píng.
十年牛馬向南睡,知是中原今太平。
“焉耆山下春雪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