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書窗下松明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勘書窗下松明火”全詩
只在人間人不識,秋風又見雁南飛。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道室雜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室雜題》是宋代文人陸游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身處道觀內,獨自思考人生和自然的景象,表達了他對社會的疏離感和追求真理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勘書窗下松明火,
采藥溪頭槲葉衣。
只在人間人不識,
秋風又見雁南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四句組成,通過描繪作者身處道觀的情景,表達了他對人世間的疏離感和對自然的敬仰之情。
首句“勘書窗下松明火”,描繪了作者在讀書的窗邊點燃的松木明火。這里的“勘書”可以理解為修讀經典書籍,窗下的明火象征著作者在黑暗中尋求真理的燈光。
第二句“采藥溪頭槲葉衣”,描述了作者在山溪邊采集草藥,并用槲葉作為衣物。這里的藥物和槲葉象征著自然界的美好和寧靜,作者借此表達了自己追求自然與道的心境。
第三句“只在人間人不識”,表達了作者在追求真理和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境和追求。這句話抒發了作者在社會中的孤獨感和疏離感。
最后一句“秋風又見雁南飛”,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現了季節更替的律動。雁南飛象征著遷徙和離別,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也表達了人世間的變遷和無常。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疏離和對真理的追求。作者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尋求內心的平靜和真實的存在,與世俗的喧囂相隔絕。這首詩詞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思想和對自然的熱愛,反映了宋代文人對道教思想的影響。
“勘書窗下松明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shì zá tí
道室雜題
kān shū chuāng xià sōng míng huǒ, cǎi yào xī tóu hú yè yī.
勘書窗下松明火,采藥溪頭槲葉衣。
zhī zài rén jiān rén bù shí, qiū fēng yòu jiàn yàn nán fēi.
只在人間人不識,秋風又見雁南飛。
“勘書窗下松明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