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與方就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與方就養”全詩
仇覽同棲棘,陶潛共折腰。
安與方就養,黃綬豈辭遙。
善績青箱業,興廉有漢條。
分類:
作者簡介(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送鉛山周尉》晏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鉛山周尉》是晏殊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煙古上饒,
屬邑寄山椒。
仇覽同棲棘,
陶潛共折腰。
安與方就養,
黃綬豈辭遙。
善績青箱業,
興廉有漢條。
詩意:
這首詩詞是晏殊送別鉛山周尉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風煙彌漫的古老城邑和寄托山椒之意,表達了對周尉的送別之情。他和周尉都是仇覽的好友,共同生活在困難的環境中,像住在荊棘叢生的地方一樣。他們都向往安定和寧靜,愿意遠離塵囂,過上簡樸的生活。詩人贊美了周尉在官場上的廉潔和善政,將他的功績比作青箱(古代官員用來存放文書的箱子)的業績,表示他的興廉之道有著與漢代賢臣相媲美的標準。
賞析:
晏殊以樸實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好友周尉的深情送別。通過描寫風煙古上饒的環境和屬邑寄山椒的意象,詩人營造出一種古樸幽靜的氛圍,突出表達了對遠離塵囂的向往。詩中的仇覽、陶潛是歷史上的人物,他們分別代表了忠誠和清貧的形象,與周尉一起構成了一幅廉潔官員的畫卷。詩人通過贊美周尉的善政和廉潔,以及將其與漢代賢臣相提并論,彰顯了對周尉高尚品德和政績的敬佩之情。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展現了晏殊對友情和廉潔官風的贊頌,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安與方就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 shān zhōu wèi
送鉛山周尉
fēng yān gǔ shàng ráo, shǔ yì jì shān jiāo.
風煙古上饒,屬邑寄山椒。
chóu lǎn tóng qī jí, táo qián gòng zhé yāo.
仇覽同棲棘,陶潛共折腰。
ān yǔ fāng jiù yǎng, huáng shòu qǐ cí yáo.
安與方就養,黃綬豈辭遙。
shàn jī qīng xiāng yè, xìng lián yǒu hàn tiáo.
善績青箱業,興廉有漢條。
“安與方就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