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猶見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尋猶見底”全詩
不風秋暮冷,無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幾處驚。
千尋猶見底,曾數越江清。
分類:
《入新安溪》葉之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新安溪》是明代作家葉之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入新安溪》
可怪新安水,
舟從石上行。
不風秋暮冷,
無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
危湍幾處驚。
千尋猶見底,
曾數越江清。
中文譯文:
新安溪水有些奇特,
船只從石頭上行駛。
夜晚無風秋日寒冷,
卻沒有月亮卻很明亮。
這條溪水古老已久,
危險的急流幾處驚人。
水深千尋仍能看到底,
曾多次比擬越江的清澈。
詩意和賞析:
《入新安溪》以描繪新安溪水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述水流、天氣和夜晚的景象,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印象。
首先,詩中提到了新安溪水的奇特之處。船只能夠從石頭上行駛,這種景象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感覺,突顯了新安溪的獨特之處。
接著,詩人描繪了秋日黃昏的景象。盡管沒有風,但是仍然感到寒冷。這種描寫給人一種凄涼的氛圍,傳達了秋天的蕭瑟之感。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新安溪的深遠歷史和它的危險之處。溪水流淌多年,歷經滄桑,但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底部。這種描寫暗示了溪水的清澈和透明,與越江的水相媲美。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新安溪的特點和景色,通過對水流、天氣和夜晚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和體驗。同時,詩中融入了對歷史的思考,通過描繪溪水的古老和危險,突出了新安溪的獨特之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以及獨特的描寫手法,展現了作者對新安溪水景的感受和對歷史的思考,給人以清新、凄涼的意境,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的壯麗和人生的滄桑。
“千尋猶見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xīn ān xī
入新安溪
kě guài xīn ān shuǐ, zhōu cóng shí shàng xíng.
可怪新安水,舟從石上行。
bù fēng qiū mù lěng, wú yuè yè shēn míng.
不風秋暮冷,無月夜深明。
gǔ běn hé nián yǎn, wēi tuān jǐ chù jīng.
古本何年偃,危湍幾處驚。
qiān xún yóu jiàn dǐ, céng shù yuè jiāng qīng.
千尋猶見底,曾數越江清。
“千尋猶見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