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受明月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受明月魄”全詩
渾河與清沚,同受明月魄。
勿以清濁殊,天光本無隔。
分類:
《往體》趙崇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往體》是宋代趙崇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皓彩青云端,
飛光落溟渤。
渾河與清沚,
同受明月魄。
勿以清濁殊,
天光本無隔。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基礎,表達了作者對天空和水面上的明月的贊美和思考。詩中的詞語和意象將天空和水面上的月光與人類的界限相對比,強調了大自然的統一和超越。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趙崇鉘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理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敬畏和思考。首句"皓彩青云端"描繪了皎潔明亮的光彩在高空中,給人以超越塵世的感覺。接著,"飛光落溟渤"用動詞形容詞的結構,將月光比喻為飛舞的光芒,從高空降落到水面上,給人以溫柔、柔和的感受。這種對光線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月光的美麗和神秘。
接下來的兩句"渾河與清沚,同受明月魄"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間共同受到月光照耀的理解。無論是渾河還是清沚,它們都在月光的照耀下變得美麗。這里的"明月魄"可以理解為月光的精髓或靈魂,它使得不同的事物都能夠共同感受到月光的力量。
最后兩句"勿以清濁殊,天光本無隔"表達了作者對清和濁、高低之間界限的消解。作者希望讀者們不要因為事物的清濁不同而產生隔閡,因為在天空的光芒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這種理念表達了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思考,也呼喚著人們超越人為的界限,與自然融為一體。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通過對月光的贊美和思考,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解。它啟示人們超越人為界限,與自然相互交融,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力量。
“同受明月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g tǐ
往體
hào cǎi qīng yún duān, fēi guāng luò míng bó.
皓彩青云端,飛光落溟渤。
hún hé yǔ qīng zhǐ, tóng shòu míng yuè pò.
渾河與清沚,同受明月魄。
wù yǐ qīng zhuó shū, tiān guāng běn wú gé.
勿以清濁殊,天光本無隔。
“同受明月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