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衲僧徒名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衲僧徒名邈”全詩
子母不相知,是誰同啐啄。
啄覺猶在,殼重遭撲,天下衲僧徒名邈。
分類:
《頌一百則》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頌一百則》
古佛有家風,
對揚遭貶剝。
子母不相知,
是誰同啐啄。
啄覺猶在,
殼重遭撲,
天下衲僧徒名邈。
中文譯文:
古佛傳承著家族的風范,
卻遭到了貶低和剝奪。
佛陀的母親和兒子彼此不相認,
誰曾與佛陀同心協力?
佛陀的教誨至今還存在,
然而他所創立的宗教卻淪為衣缽爭奪的對象。
在世間,衣缽僧人的名聲已經模糊不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作者是宋代佛教僧人釋重顯。詩詞以一種諷刺和悲涼的語氣,反映了佛教在社會中的現實困境。詩中提到的“古佛”指的是佛陀,他所傳承的教義和修行方法被他的后代和教徒扭曲和濫用,佛陀家族的風范和傳統被遺忘和剝奪。詩中的“子母”代表佛陀的家族血脈,他們互相不認識,表達了佛陀家族中的親情被破壞的悲傷。詩詞中的“啐啄”指的是衣缽的爭奪,衣缽是佛教僧人的象征,也代表對佛法的傳承和尊崇。然而,現實中,帶有權力和利益的僧人們為了爭奪衣缽而相互攻擊和排擠,這使佛教的聲譽和價值被削弱。最后一句“天下衲僧徒名邈”表達了衲僧的名聲已經很遙遠和陌生,佛法原本的美好和純潔已被玷污和忘卻。
這首詩詞通過佛教在宋代社會中的現實困境,反映出佛教家族和教義的敗壞和衰落。作者以諷刺的方式表達了對佛教僧人權力斗爭和佛教價值破壞的憂慮和失望。同時,詩中也透露了對佛陀的教義和智慧的敬愛和思考,希望佛法能夠回歸原本的純凈和真實。
“天下衲僧徒名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ī bǎi zé
頌一百則
gǔ fó yǒu jiā fēng, duì yáng zāo biǎn bō.
古佛有家風,對揚遭貶剝。
zǐ mǔ bù xiāng zhī, shì shuí tóng cuì zhuó.
子母不相知,是誰同啐啄。
zhuó jué yóu zài, ké zhòng zāo pū,
啄覺猶在,殼重遭撲,
tiān xià nà sēng tú míng miǎo.
天下衲僧徒名邈。
“天下衲僧徒名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